據新華網報道,德國愛爾福特孔子學院的揭牌儀式7日在中國江南民歌《茉莉花》的悠揚曲調聲中啟動,20余名初中學生用中文合唱《讓世界充滿愛》,為德國第12所孔子學院的成立儀式注入了青春的活力。
愛爾福特孔子學院設在環境優美的愛爾福特應用技術大學校園內,校舍清新典雅,教室窗明幾凈。走進大門,一排整齊的中國紅燈籠映入眼簾,淡黃色高墻上是孔夫子正面直立的畫像。教室黑板上方掛著橫幅,上面寫有“走進文化之旅,搭建友誼之橋”字樣。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朗朗上口的《木蘭辭》從13歲德國女孩欣詩的口中念出,顯得格外悅耳動聽,深深打動了 出席愛爾福特孔子學院揭牌儀式的嘉賓。欣詩的德語名叫諾伊邁斯特,她自取的中文名字意為“欣賞美麗詩歌”。欣詩說,漢語獨特的四聲音調變化和漢語格律詩的 音律和節奏感讓她非常喜歡。她背誦《木蘭辭》并沒花太多時間,因為在漢語老師的幫助下,她很好地理解了故事的內容。
18歲的耶雷米亞·艾斯多才多藝,他在揭牌儀式上演奏了中國鋼琴曲《黃河》。艾斯的中文名字叫葉赫勉,曾在2009 年的第二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中獲得第三名,現在漢語表達已經很熟練。他說,漢語是非常有魅力的語言,盡管漢語的語法結構不是太難,但要記住漢 語常用字的寫法并不容易,特別是漢字的同音字和多音字對于外國人來說比較麻煩。不過,只要像他那樣有學好漢語的巨大熱情,像他那樣迷戀和渴望掌握漢語,就 一定能夠學好漢語。
200多年前的德國大文豪歌德就生活在距離愛爾福特不遠的魏瑪,他在那里曾經書寫了14首以中國為主題的抒情詩,并 從翻譯成英文與法文的中國文學作品中了解到中國,從而對中國文化“心向往之”。葉赫勉說,要是歌德生活在今天,他一定能夠學到最純正的漢語,也就會寫出更 好更多中國主題的詩歌。
教授這些德國學生漢語的李圣超來自中國廣東佛山,已在德國從事漢語教學多年。李圣超說,越來越多的德國父母愿意把孩 子送來學習中文。方塊漢字的造型結構非常獨特,書法很美,許多德國人認為認識漢字不僅有利于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也可以促進孩子的智力開發、擴充孩子的視 野和眼界。
愛爾福特應用科技大學校長吉爾說,愛爾福特孔子學院擔負著多重職能,包括培養熟悉兩國國情、通曉兩國文化的復合型與應用型的科技人才。這所孔子學院將成為德國圖林根州與中國進行經貿、社會、文化和教育合作的新平臺。
《德國第12家孔子學院揭牌 教授感言中文受歡迎 - 華人 - 歐洲新聞》本文來源:(出國留學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