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人員增長迅速且呈低齡化趨勢
“我剛高三畢業,參觀國際教育展主要是為了找一個合適的西班牙語學校。”來自西安的學生王惠琪一邊仔細比對著從學校展位上拿到的招生資料,一邊告訴記者,“從高一開始,我就有了留學的想法。”
在此次展會上,記者發現,和王惠琪一樣,“有備而來”的高中生不在少數。“我從初二開始就學習日語,對日本的營養學很感興趣,這次主要是為了面對面地與學校交流,了解他們最新的招生要求。”在母親陪同下來參加展會的北京某中學高二學生張薇說,“這兩年,我身邊不少同學都在準備出國學習。”
2010年一項對計劃出國留學學生學歷的調查顯示,本科生占62%,高中生占22.6%,研究生占近10%。“從對2006年至2010年的數據分析看,目前我國出境學習人員的年齡正在發生變化。雖然本科生申請出境學習仍是主體,但高中生的比例不斷增大,出境學習人員呈低齡化趨勢。”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秘書長江波介紹。
對來華招生的外國院校而言,他們眼中的中國留學市場出現了哪些新變化呢?“增長迅速”是記者在采訪中聽到的頻率最高的詞。據英國駐華使館(微博)提供的數據,2010年英國邊境管理局頒發超過4.4萬份學生簽證,比2009年增長26%。據意大利教育中心提供的數字,從2009年開始,中國留學生數量每年增幅保持在30%。據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提供的數字,2008年至2010年,赴德留學的中國學生人數年均增長9%—14%。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公布的一項數據顯示,從2008年起,出國留學人數呈兩位數增長,此后每年基本保持24%以上的增幅,根據數據分析推測,未來幾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仍將持續增長。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留學人員派遣國。
就業壓力推動越來越多的學生留學
“現在家里就一個孩子,我們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希望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機會。”張薇的母親表示。雖然近年來高校錄取比率提高,但學生和家長追求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訴求并沒有降低。面對國內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的現狀,越來越多的家長支持孩子到國外留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微博)原校長陳乃芳教授認為,目前中國出國留學人員增長迅速,離不開以下幾個因素的推動:一是中國家庭經濟基礎轉好,二是對接受優質教育的強烈訴求,三是就業壓力的反向作用。
據了解,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家庭有經濟能力進行教育投資,特別是人民幣越來越堅挺,美元、英鎊等外匯對人民幣比價走低,也對留學產生了推動作用。據英國高等教育國際部近日公布的《國際學生費用研究:英國和主要留學目的國的國際學生費用一覽》,因為匯率變化的影響,對于中國學生來講,現在去英國留學的費用和2008年相比下降了24.5%。
留學不是目的,莫為留學而留學
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留學生輸出國,各國政府把招收中國學生作為其教育國際化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各國紛紛出臺留學政策,吸引中國留學生。“某些國家將教育產業化,從政府到學校,都在爭搶生源,而爭搶的最終動機在于‘錢’。”香港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程星博士指出,“如果教育的動機是‘錢’,那么這種教育是不可能有質量的。”
日前,啟德教育集團以全國7000余名各行各業的海歸為樣本,推出“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調查顯示,海歸身居要職拿高薪的并不多,起薪一般在每月3000元左右,月薪在1萬元以內的占71%。據受調查者透露,現在進入世界500強和國內科研機構、大型國企的難度越來越大。
調查中,超過半數的海歸有在海外1—3年的工作經驗,或是在出國前曾有3—5年的工作經歷,這部分人被稱為“大海歸”;另有近一半海歸沒有相關工作經驗,學成即歸國,甚至在國內也未工作過,這部分人被劃分為“小海歸”。調查發現,“大海歸”目標明確,準備充分,一般回國就能獲得理想的發展,而“小海歸”們卻要應對國內就業壓力的考驗,而且在職場中還面臨層層關卡,如人際關系適應、企業文化適應、工作滿意度,等等。
“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選擇出國留學,留學從‘精英化’發展為‘大眾化’,這種結構變化對學生和家長來說是好事。這意味著,他們將有《2011留學: 專家吁應理性對待高中生留學成為“生力軍”[1]》內容來源于:www.2011年10月28日 06時11分,《2011留學: 專家吁應理性對待高中生留學成為“生力軍”[1]》由編輯整理. 解自己的興趣、就業傾向和專業喜好,帶著比較明確的目的來規劃留學道路和職業發展方向,才能做到有目的地留學。
[ 結 束 ] 《2011留學: 專家吁應理性對待高中生留學成為“生力軍”[1]》內容來源于:www.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