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ddhtb"><video id="ddhtb"><thead id="ddhtb"></thead></video></cite><var id="ddhtb"></var><var id="ddhtb"><video id="ddhtb"><listing id="ddhtb"></listing></video></var>
<var id="ddhtb"><strike id="ddhtb"></strike></var>
<cite id="ddhtb"><video id="ddhtb"><menuitem id="ddhtb"></menuitem></video></cite><cite id="ddhtb"><video id="ddhtb"></video></cite>
<var id="ddhtb"></var>
<cite id="ddhtb"></cite>
<menuitem id="ddhtb"></menuitem>
<var id="ddhtb"></var>
<menuitem id="ddhtb"></menuitem><ins id="ddhtb"><span id="ddhtb"></span></ins>
<var id="ddhtb"><strike id="ddhtb"><listing id="ddhtb"></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ddhtb"><video id="ddhtb"><thead id="ddhtb"></thead></video></menuitem><menuitem id="ddhtb"><span id="ddhtb"><thead id="ddhtb"></thead></span></menuitem>
<ins id="ddhtb"><noframes id="ddhtb">
<menuitem id="ddhtb"></menuitem><var id="ddhtb"></var>
<var id="ddhtb"></var>
<var id="ddhtb"></var>
<menuitem id="ddhtb"></menuitem>
<var id="ddhtb"><span id="ddhtb"><var id="ddhtb"></var></span></var>
<var id="ddhtb"></var><var id="ddhtb"><video id="ddhtb"></video></var>
<menuitem id="ddhtb"></menuitem>
 
部分高校研究生多于本科生 教學培養難過關

首頁 > 

考研

 > 部分高校研究生多于本...

部分高校研究生多于本科生 教學培養難過關

本研倒掛的趨勢愈演愈烈

“好不容易考上這所大學的研究生,結果發現研究生竟然比本科生多。”在某重點高校就讀的研究生張燕欣告訴記者,她當年高考時未能考上這所學校,考研后方如愿以償,但入學后卻發現校園里的情況與她想象中的大相徑庭,“研究生太多了,出去還沒有這個學校的本科生‘值錢’。”

事實上,張燕欣的困惑并非孤例,據悉,在部分重點高校,在校研究生數量已經多于本科生,“本研倒掛”的趨勢愈演愈烈。

據記者了解,目前,清華大學本科生與碩士生比例為0.94:1。2011年,北京大學錄取本科生與碩士生的比例為1.06:1。兩所中國頂尖高校的本研比例已經近似一比一,如果將博士生計入研究生總數的話,那么兩所高校的研究生數量已經遠超本科生,以清華大學為例,如果計算上博士生數量,本科生與研究生比例為0.61:1,研究生比本科生多近一半。而碩士生一般是兩年或三年制,而本科生則是四年制,如果把兩者總數分別除以年級數量的話,同屆生的本研比例將更加驚人。南京大學今年畢業了3283名本科生、2726名碩士生和682名博士生。如果把碩士生和博士生加起來,南大今年共畢業研究生3408人,比本科生多125人。東北大學今年畢業的研究生比本科生多308人。

部分重點高校研究生數量超過本科生的背后,是近十年研究生的飛速擴招。2000年時,我國共畢業研究生54838人,而2010年我國共招收研究生538177人。十年間研究生數量變成過去的十倍之多。但與此同時,許多高校尤其是重點高校的本科生招生人數增幅較小,甚至長年維持穩定不變。

有業內人士表示,本科生階段招生涉及高考、戶籍、農轉非、檔案和干部身份等諸多問題,加之近年來部分省市高考考生數量出現增幅緩慢甚至下降的趨勢,所以本科生擴招幅度已經不大,個別高校個別專業甚至面臨“招不夠”的局面。在部分重點大學研究生招生增幅明顯而本科生增幅緩慢的情況下,本研比例日益縮小,最終呈現倒掛現象。

考研與招研的“兩頭熱”

本研比例倒掛,與高校碩士點的增加不無關系。對于高校而言,增設碩士點,不僅可以提高學校自身的地位,也會為院系帶來更多的科研經費,同時為高校教師帶來不菲益處,這也促使高校熱衷于申請新的碩士點。僅2010年一年,全國各地各高校就增設碩士點(專業)1431個(不同工程領域分開計算)。

而本研比例倒掛不只出現在重點高校的學生數量上,也體現在全國研究生招生機構的數目上,目前研究生的招生機構總數已經超過本科生招生機構。2012年,全國共有中央部委屬本科院校108所,地方屬院校633所(不含獨立學院、民辦高校和專業院校),而當年全國共有研究生招生機構797個,超過本科院校56個之多。在797個研究生招生機構中,有普通高校481所,科研機構316所。與發達國家相比,美國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本科院校擁有博士生招生資格,而我國有超過四成的本科院校可以招收博士生。

“有了碩士點,那么教師就有可能通過評審,成為碩士生導師,這樣不論是評職稱還是出去講課都獲益匪淺,是不是碩導或博導,出去的待遇很不一樣。”在北京一市屬高校從事教研工作的馬先生向記者表示,“高考報名時,很多家長也看中學校碩士點多寡,因為碩士點多的話,本科生被本校保研的概率也就大了。很多學生在高考時就已把目標鎖定到研究生階段,因為本科學歷很難找工作,就業難是促使考研大軍日漸龐大的主因之一。”據統計,全國報考2012年碩士研究生的人數為165.6萬人,考研規模連續三年以超過10萬人的速度增加,而2000年時全國考研人數僅為39.2萬人。

而一些能夠提供戶口的“體制內”單位,招聘的起點文憑往往是研究生,而這也使得許多非本地生源本科生被迫加入考研大軍。“在報輔導班的學生比例上,京外生源遠遠多于京內生源。”在海淀區的一家考研輔導學校,報名人員如是告訴記者,“本地生源不用擔心戶口,所以并無太多考研動力,想繼續深造的大多選擇出國。”

盡管部分重點高校的本研比例出現倒掛,但根據教育部的數據,從全國范圍看,本科生與研究生數量仍有很大差距。有專家表示,出現這樣情況的原因“在于碩士點分配并不平均,盡管京滬等發達地區高校出現碩士生井噴現象,但中西部地區的地方高校卻鮮有碩士點。而這也造成了本科畢業生‘一江春水向東考’的現狀,因為發達省份高校招碩士生較多”。

以2012年為例,有269555名考生報考在京研究生招生單位,北京一座城市吸納了全國報名考生的16.3%,有10.79萬人報考上海市的研究生招生單位,另有15.3萬人報考江蘇省的研究生招生單位,京滬蘇三省市共計吸納了全國三成以上的考生。

教學與培養均難過質量關

“我的導師是學院的副院長,除了行政工作之外,平時坐著飛機到處講課,一節課就能掙很多錢,我能在學校見著他一面已經是‘幸事’,更別說什么學業上的指導了。”在重點高校讀文科的朱同學告訴記者。而對于部分理工科教授而言,多招學生就可以多一些廉價的“工作助理”。在西南地區一高校讀研的唐潔向記者坦言,她每天的“學習”就是幫“老板”(導師)做各種實驗,連放暑假也不例外,實在想回家的她為了回北京,只好“先斬后奏”,自己偷偷買了張機票飛回北京后,再打電話向導師請假,“電話那頭兒‘老板’很不高興。”

在現有教學資源維持不變的情況下,本研比例持續倒掛,不可避免地帶來研究生階段教學質量一定程度的下降,一名教授帶十數名甚至更多研究生的情況層出不窮。

研究生質量下降不僅出現在碩士階段,同時也在博士階段顯現。據悉,在發達國家,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比例通常為“25:10:1”,10個碩士生中方能選拔出一個博士。而2010年我國在校博士研究生共計258950人,而在校碩士研究生共計1279466人,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比例為1:4.94,遠高于國際慣例一倍之多,在個別高校,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的比例已經接近1:2。

“現在博士生的質量遠不如十年前。”一名在教育部屬某經濟類院校從事招生工作的老師告訴記者。

本研比例倒掛也造成研究生生源質量的降低,考研的難度也相應有所下降。2000年時,全國碩士研究生考錄比例為4.6:1,而2011年時這一比例已經降至3:1,并且有加速下降的趨勢。

事實上,各大學增設碩士點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為了“建設研究型大學”,而目前一些機構也以碩士點和博士點的多寡,來判定一個大學是否符合“研究型”。以北京為例,在京的22所“211”院校中,有半數以上將建設“研究型大學”作為自身目標之一。絕大部分理工科和綜合學科的在京“211”院校,都宣布將建設“研究型大學”,沒有宣布的幾乎均為文科院校。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甚至還有在京的地方非“211”二本院校,也將自己定位為“建設研究型大學”。

那么到底有多少大學的“研究型”為國際所承認的?在京高校中,只有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兩所是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會員,中國內地的另外三所會員學校分別是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而由十所高校組成的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中,中國僅有北大一家入選。國際上有的名校全校研究生總數,尚不及某些國內大學一屆研究生畢業生人數。國內大學急功近利沖上“研究型”,卻在本研倒掛的情況下形同“跛腳”。

學者錢鐘認為,大家都一窩蜂追求升級,專科拼命想升本科,本科拼命想建研究型大學,一下子出爐這么多高學歷人才,社會消化不了,只會加劇就業難題。如果降低層次用才,又勢必造成教育資源浪費。全社會學歷層次的提升是好事,但是人才培養失調就是壞事了。

“以為研究生數量少,好找工作,但現在發現好學校的研究生比本科生多,出去以后反而更難找工作。”了解到今年同門就業不如意的狀況后,張燕欣憂心忡忡地說。(記者 趙昂)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欧美疯狂做受xxxx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