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做個比喻,有的男生在追求女生之前特別重視成功率:如果追求成功的把握較大,那么男生會鼓足勇氣向女生表白;如果女生屬于不易追到的人,那么除非男生意志特別堅定,“非卿不娶”,否則男生追求的意愿可能會大大降低。
隨著考研 競爭激烈程度的逐年加大,考生會傾向于考慮專業選擇與提高考 研成功率之間的關聯程度。然而,如果一味選擇“熱門”專業,勢必會遭遇異常激烈的競爭,成功率將會大大降低;如果“委曲求全”,規避風險,選擇相對易考但卻不感興趣的專業,那么將會在學習期間遭遇學業困難,從而影響以后的就業。
考研專家給同學們介紹幾種專業報考小技巧,幫助大家規避專業選擇和考研成功率的兩難困境。
1.重視“熱門”相關專業的“空窗期”。如果覺得考“熱門”專業風險太大,可適當地考慮與“熱門”專業同屬一大類的相關專業,這樣既可以規避考研風險,又可以實現攻讀相關專業的理想,就業前景也相對較好。例如同樣是法律類專業,民商法、經濟法、刑法等是熱門專業,而法制史和法理學卻是熱門中的冷門。如果想考經濟法專業,但又對考取該專業信心不足,那么可以考慮轉報法制史或法理學等專業,然后在研究生求學期間,把精力重點放在學習經濟法上,那么在畢業時同樣有機會從事與經濟法相關的工作。
2.利用“熱門”專業歷年報考人數的“空窗期”。有些學校報考情況具有大、小年之分,比如上一年報考人數比較多,下一年人數會有所下降。而且有的專業在小年時還會出現報考人數不足的情況,像山東大學 法學院的行政法2007年報考人數就不足。所以同學們在報考專業時,一定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盡量多找到一些內部“情報”。
3.把握“熱門”專業擇校的“空窗期”。普通院校的熱門專業,不像名校知名度那樣高,但普通院校某些“熱門”專業的師資卻也是比較強的。譬如,設計藝術學專業在許多“211”學校的專業競爭較大,而山東工藝美院的設計藝術學專業不但是重點學科,而且報考人數相對較少,競爭也不是特別的激烈。因此,對熱門專業可在擇校上做文章。一些專業類學校和中西部地區的“211”學校,往往是考生擇校的盲點,同學們可適當考慮一下。
To be or not to be , that’s a question. “熱門”專業或許絢爛多姿、楚楚動人,但我們一定要“愛”得慎重,“愛”得理性。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