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由于種種原因,《考試法》自2005年研究起草,至今已時過7年,仍未面世。今年1月考研英語泄題一事,再次將《考試法》的立法問題推到風口浪尖上。
依法治教助教育改革突出重圍
兩會代表委員熱議教育法制建設
伴隨著國家下大力氣抓改革、惠民生,作為重要民生工程的教育改革也步入“深水區”。
改革,意味著破舊立新,直面障礙,勇于突破。在改革過程中,依法治教是規范改革程序、深化改革實踐、鞏固改革成果的重要保障。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點中明確提出“大力推進依法治教”,對研究起草《學前教育法》、啟動《學位條例》、《民辦教育促進法》修訂工作等12項法制建設內容作出規劃。
新時期教育事業發展中遇到哪些法律空白?如何修訂現有法律使其更加適應教育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如何加強現有教育法規的執行?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部分兩會代表委員。
事業發展遭遇法律空白,立法迫在眉睫
近幾年的兩會上,關于教育的提案議案中,推進學前教育立法始終是熱點。僅2011年有關學前教育的人大議案就有13件。今年2月,教育部召開學前教育立法座談會,正式啟動研究起草工作。
“目前學前教育立法的條件已基本成熟,應加快立法進程。”一直關注學前教育的全國人大代表、菏澤學院院長郁章玉建議,學前教育立法必須堅持公益性、普惠性,確保教師隊伍高素質、高待遇,經費投入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融資為輔。
今年還有一項備受代表委員關注的教育立法《考試法》。由于種種原因,《考試法》自2005年研究起草,至今已時過7年,仍未面世。今年1月考研英語泄題一事,再次將《考試法》的立法問題推到風口浪尖上。
“這次事件提醒我們,保證考試的公平公正,打擊考試舞弊行為,迫切需要制定《考試法》!”全國人大代表、華中農業大學校長鄧秀新認為,考試涉及過程管理,從出題、傳送、印刷,到封存、分發等,各個環節如何銜接、有何責任,應通過法律來加以明確。
去年11月發生的甘肅慶陽特大校車事故,再一次引發公眾對學生安全的關注。“近年來涉及學生安全的問題日漸增多,像校車安全、職校學生實習傷害等。一旦出現問題,學校是否要承擔責任?承擔何種責任?”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王利明指出,現在教育部有相關規定,但是等級太低,法院判案時無法直接援引,至少應上升到行政法規層面。
“法律界已爭論多年,學校究竟是履行教育管理職責,還是履行監護職責?”王利明說,兩種情況下的責任程度完全不同。他建議盡快研究起草《學生安全條例》,厘清各方法律責任。
“近20年來教育的變化前所未有,其中《教育法》等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規的頒布功不可沒。”全國政協常委、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指出,人們在滿足了基本衣食需求,進入小康社會以后,有關社會公平正義的呼聲日益強烈,對教育的期待也逐漸提高,此時加強教育法制建設符合人們的企盼。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