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概況
中南民族大學是直屬于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的綜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地處中國光谷中心地帶,占地1446畝,校舍面積70萬平米,館藏圖書260余萬冊,擁有全國高校第一家民族學博物館。
學校現有55個民族的全日制在校生21400余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2000余人,教職工1807人,正副教授547人(其中首席教授2人),博士、碩士導師264人,有“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28人,省部級專家32人。
學校擁有博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學士學位授予權,開設有9大學科門類的62個本科專業,覆蓋10大學科門類的碩士學位點45個,其中一級學科碩士點3個。2006年獲得民族學博士學位授予權。2008年獲得“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資格。
學校現有1門國家精品課程,12門省級精品課程,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湖北省高校優勢學科,2個湖北省高校特色學科,13門省部級重點學科,5個省級品牌專業,7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近年來學校事業獲得了飛速發展,于2001、2006年兩次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2002年學校更名為中南民族大學。2003年9月,學校成為國家民委與武漢市人民政府共建院校,2001-2008年,4次被評為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2005年5月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榮譽稱號, 2008年獲得“國家民委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我校全面推行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實行獎學金制度,設置一二三等獎學金,覆蓋面達100%,獎學金評定以我校接收的推免生和第一志愿報考我校的考生優先為原則。
熱忱歡迎廣大學子報考!
省部級優勢學科、特色學科和重點學科介紹
民族學——國家民委重點學科、湖北省優勢學科、一級學科省級重點學科
民族學是中南民族大學創辦最早、實力最雄厚的傳統學科,奠基于學校成立之初組建的民族研究室,著名民族學家岑家梧、嚴學窘、吳澤霖以及劉孝瑜、吳永章等曾執教于我校。1985年民族學專業開始招收碩士生,1988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9年民族學學科被評為國家民委重點學科,2008年被評為湖北省優勢學科。2004年,民族學學科被評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創新學科”,同年“中南民族大學南方少數民族研究中心”成為湖北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6年民族學專業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民族學一級學科下設的民族學、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中國少數民族經濟、中國少數民族史、中國少數民族藝術等5個專業均為湖北省重點學科。
物理化學——湖北省特色學科(重點學科)
物理化學學科目前承擔各類研究項目 40 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 1 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6 項,參加國家“863”項目2項,“973”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 19 項。近年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 318 篇,其中 SCI 、 EI 、 ISTP 收錄 110 余篇;出版學術著作 4 部;獲國家發明專利 6 項,獲省部科研成果獎 6 項;轉讓科研成果8項,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教育經濟與管理--湖北省特色學科(重點學科)
教育經濟與管理學科于1990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被評為湖北省重點學科,2008 年被評為湖北省高校特色學科。
該學科承擔了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課題”我國民族教育超常規發展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我國民族教育政策體系、實踐及創新研究”、國家教育部教改立項項目“民族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目標、模式與方法的研究與實踐”。
研究成果:《中國少數民族高等教育學》獲全國第二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歷史性跨越--民族教育超常規發展與民族地區發展研究》獲第二屆全國教育圖書二等獎;《“我國民族教育發展研究”系列論文》獲國家民委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關于弘揚和培育大學生民族精神問題研究”系列論文》獲國家民委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民族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獲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新世紀的創新教育--民族院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獲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二等獎。
文藝學--湖北省重點學科
文藝學學科現有教授12人,副教授13人,擁有博士學位19人,首席教授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2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專家2人,聘請兼職教授、客座教授5人。本學科有東方美學與中國少數民族文藝理論、中國文論、文藝美學、比較文藝學等四個研究方向。自2002年以來,文藝學學科主持或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項,國家藝術科學規劃項目1項,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5項,國家民委社科項目4項,省市社科項目5項,出版學術著作15種,發表學術論文150余篇。
分析化學--湖北省重點學科
分析化學學科被評為2004-2008省重點學科,并2006年被省教育廳批準設立“楚天學者”崗位的學科;2008年繼續評為湖北省重點學科,還擁有湖北省廢水回用與研發中心和民族藥物研發中心。近5年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6項,省部級課題15項,企業委托開發項目若干,發表科研論文152篇。分析化學實驗室是國家民委重點實驗室。
計算機應用技術--湖北省重點學科
該學科現有教授4人,副教授26人,講師20人,有博士學位教師24人,碩士學位教師22人,有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1人,湖北省跨世紀中青年學術骨干1人。該學科擁有專業實驗室面積達3100平方米,其中“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為湖北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近3年來,該學科共承擔科研項目39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在IEEE Transactions on SMC等國內外權威學術期刊及有重要影響的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400余篇,SCI、EI收錄140余篇。
生物醫學工程--國家民委重點學科
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現有教授9人,副教授17人,講師17人,有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獲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3人、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就建立了國內唯一的神經磁學實驗室,隨后又建立了認知科學國家民委重點實驗室、神經生理學實驗室、民族藥物神經藥理實驗室、生物醫學信息檢測與處理實驗室、生物醫用材料實驗室、 醫學圖像處理與傳輸實驗室,還建立了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武漢神經科學和神經工程研究所、民族藥物研發中心、藥物安全評估中心、中國人腦庫中心等研究平臺。實驗室和研究平臺現有面積約4000平方米,現有設備800多臺套,價值3500多萬元,其中30萬元以上大型設備20臺套。
近年來,先后承擔包括國家支撐計劃、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項目、軍方預研項目以及省部級項目48項。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305篇,SCI、EI收錄200余篇。
法學理論--國家民委重點學科
法學理論學科現有教師1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講師4 人,5 人具有博士學位。學科側重地方政權建設,特別是民族地區法治建設、政治文明建設等問題的研究。已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研究項目10余項,出版專著10部,發表論文200余篇,其中有10多項成果獲省部級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二、三等獎。
有機化學--國家民委重點學科
有機化學學科有教授2人,副教授5人,講師1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4人,博士在讀1人。學科組近年來承擔和完成了多項國家和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多項橫向課題,在創新藥物的合成、民族藥物的開發利用、有機功能材料的合成、不對稱催化等領域取得了一批成果。近五年來本學位點教師在SCI收錄的期刊和國內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獲國家專利多項。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國家民委重點學科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學科現有教授7名、副教授8名。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語言學、應用語言學和英語教育。語言學探討語言與語用理論。應用語言學探討英語語言教學理論與實踐。英語教育探討英語課程設置、語言測試與課堂教學方法與實踐。
藥物化學--民族藥物學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
本學科現有教授6名,副教授5名,碩士生導師11名;90%以上的專業教師具有博士學位。現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民族藥學實驗室、湖北省藥學與化學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心、湖北省中小企業共性技術民族藥物研發推廣中心、武漢市民族醫藥現代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教學科研平臺。本學科目前承擔了包括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省部級以上的項目20余項,發表論文150余篇,其中SCI收錄37篇,申請專利12項,開發新藥7項,協助民族地區制藥企業完成技術改造及技術革新40余項,這些成績為推動當地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一、總則
1. 為激發研究生學習、科學研究和創新實踐的積極性,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根據教育部關于改革研究生培養機制的精神,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辦法。
2. 研究生招生不再區分國家計劃內和國家計劃外研究生類別,廢止研究生公費、自費實施辦法,所有研究生均須繳納學費。
3. 學校建立研究生獎學金制度,資助全日制研究生完成學業。定向、委培培養(不含“雙少”研究生)研究生或在單位領取工資的研究生不參與獎學金的評定。
二、獎學金的設置
層次比例額度備 注一等獎學金30%9000元/人·年獎學金可沖抵學費。二等獎學金50%5500元/人·年三等獎學金20%3000元/人·年三、獎學金確定辦法
1.第一學年獎學金確定辦法
2.學校根據各學院及專業的實際招生人數,按獎學金設置的各等次比例,劃定各學院及專業享受一等、二等、三等獎學金研究生人數,破格錄取的研究生第一學年不參與獎學金的評定。學院依據報考志愿、入學考試成績等因素確定獎學金等次;獎學金評定以推免生和第一志愿報考我校考生優先為原則;調劑到我校的考生獎學金以統考科目成績加上復試成績進行評定,具體評定實施細則由各學院自行制訂。獎學金評定在教育部審批新生錄取名單后進行。
3.第二、三學年獎學金確定辦法
學校根據各學院各年級有資格參與獎學金評定的在校生人數,按獎學金設置的各等次比例,劃定各學院各年級及專業享受一等、二等、三等獎學金研究生人數。學院依據研究生第一、二學年綜合考核結果評定第二、三學年研究生的獎學金,具體評定實施細則由各學院自行制訂。
四、綜合考核內容
1.學校從政治思想表現、專業學習成績、科研創新能力、遵守校紀校規情況等四方面,對每一位研究生進行考核,確定考核結果。
2.對于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取消參評資格。
(1) 觸犯刑律,受到公安機關處理;
(2) 違反校紀校規,受到學校處分;
(3) 考試成績不及格;
(4) 未修滿上學年度規定的學分;
(5) 科學研究過程中,弄虛作假,剽竊他人成果;
(6) 違反公民道德規范,造成惡劣影響;
(7) 未繳清上學年度學雜費。
3.凡被取消參評資格的研究生,學校不提供獎學金,每年交納學費7000元。
五、綜合考核及審批程序
1.個人申請。每年9月10日左右,研究生填寫申請表,向所在學院提出申請。
2.導師推薦。導師根據學校、學院有關研究生獎學金實施辦法的相關規定和實施細則,對研究生提出的申請進行審查,并提出推薦意見。
3.研究生互評。各學院以專業為單位,組織研究生進行互評,提出意見。
4.學院議定。9月20日之前,各學院在導師推薦和研究生互評基礎上,以專業為單位,成立考核小組,根據學校分配的各類獎學金名額,對照考核標準,提出意見。經黨政聯席會議研究,確定本單位研究生獎學金方案,并將方案交研究生部。
5.研究生部審核公示。研究生部對各學院提交的獎學金方案進行審核,擬定學校研究生獎學金實施方案,并對方案進行公示。對于公示有異議者,研究生部會同相關單位裁決。
6.學校審批實施。獎學金方案通過公示后,經主管校長審批,予以實施。
六、其它相關問題
1.各學院成立研究生獎學金評定領導小組,組織協調本單位研究生獎學金評定工作的相關事宜。領導小組組長由主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擔任,成員包括學院班子成員、各專業負責人、研究生秘書等。
2.在堅持“有利于激發研究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科學研究的創造性,有利于研究生教學管理與日常管理,鼓勵先進,鞭策后進”的原則下,各單位可根據學科、專業實際,確定本單位實施細則。
3.對于家庭經濟困難的二、三等獎學金獲得者,學校提供“三助”崗位和助學貸款服務。
4. 研究生獎學金按研究生基礎學制資助。對于延期畢業的研究生,在其延長期內不予資助。
5. 研究生上學年度學雜費在上一年12月31日前必須繳清,否則不能參與下學年度獎學金評定。
6. 本辦法自2009年9月1日(2009級新生2010年9月1日)開始施行。
7. 本辦法由研究生部負責解釋。
中南民族大學研究生部
二〇〇九年九月九日
中南民族大學各招生學院聯系辦法
招生專業招生學院聯系人聯系電話法學理論法學院劉老師027-67842770-8002憲法學與行政法學經濟法學法律碩士(非法學)法律碩士(法學)社會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席老師027-67843791民族學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中國少數民族史歷史文獻學專門史宗教學中國古代史教育學原理公共管理學院姚老師027-67842677行政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旅游管理管理學院張老師027-67843646企業管理西方經濟學經濟學院覃老師027-67842744區域經濟學中國少數民族經濟文藝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常老師027-67842864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民俗學漢語言文字學傳播學中國少數民族藝術美術學院竇老師027-67842097設計藝術學等離子體物理電信學院白老師027-67842815通信與信息系統生物醫學工程生醫學院吉老師027-67841231分析化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包老師027-67842752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無機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命科學院司老師027-67842689藥物化學藥學院李老師027-67841196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科學學院張老師027-67842781應用數學數統學院胡老師027-67843837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外語學院呂老師027-67842765中國哲學思想政治教育學院羅老師027-67842214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