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ddhtb"><video id="ddhtb"><thead id="ddhtb"></thead></video></cite><var id="ddhtb"></var><var id="ddhtb"><video id="ddhtb"><listing id="ddhtb"></listing></video></var>
<var id="ddhtb"><strike id="ddhtb"></strike></var>
<cite id="ddhtb"><video id="ddhtb"><menuitem id="ddhtb"></menuitem></video></cite><cite id="ddhtb"><video id="ddhtb"></video></cite>
<var id="ddhtb"></var>
<cite id="ddhtb"></cite>
<menuitem id="ddhtb"></menuitem>
<var id="ddhtb"></var>
<menuitem id="ddhtb"></menuitem><ins id="ddhtb"><span id="ddhtb"></span></ins>
<var id="ddhtb"><strike id="ddhtb"><listing id="ddhtb"></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ddhtb"><video id="ddhtb"><thead id="ddhtb"></thead></video></menuitem><menuitem id="ddhtb"><span id="ddhtb"><thead id="ddhtb"></thead></span></menuitem>
<ins id="ddhtb"><noframes id="ddhtb">
<menuitem id="ddhtb"></menuitem><var id="ddhtb"></var>
<var id="ddhtb"></var>
<var id="ddhtb"></var>
<menuitem id="ddhtb"></menuitem>
<var id="ddhtb"><span id="ddhtb"><var id="ddhtb"></var></span></var>
<var id="ddhtb"></var><var id="ddhtb"><video id="ddhtb"></video></var>
<menuitem id="ddhtb"></menuitem>
 
中科院上海硅酸鹽所2011年研究生招生簡章

首頁 > 

考研

 > 中科院上海硅酸鹽所2...

中科院上海硅酸鹽所2011年研究生招生簡章

碩士研究生考試科目設置

專業名稱考試課程設置 080501材料物理與化學(學術型)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02數學(二)國家統考 ④806普通物理(乙)或823普通化學(乙)或825物理化學(乙)或809固體物理任選一門080502材料學(學術型)070304物理化學(學術型)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606物理化學(甲)④819無機化學或820有機化學或822高分子化學與物理任選一門430105材料工程(全日制專業學位型)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02數學(二)國家統考 ④806普通物理(乙)或823普通化學(乙)或825物理化學(乙)或809固體物理任選一門

2011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僅供參考)

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單位代碼:80040

序號導師學科專業、研 究 方 向080501 材料物理與化學01羅宏杰粉體合成與表面改性;陶瓷測試與鑒定02施劍林無機納米復合材料、低維納米材料03劉茜組合芯片技術及新型無機功能材料(發光、催化等材料)04顧輝先進結構與功能材料微結構及規律的分析電鏡研究05陳立東新型熱電轉換材料06溫兆銀新能源材料及鋰電池研究07高秋明清潔能源和環境材料,綠色制備和仿生設計08朱英杰納米生物材料09趙景泰功能化合物化學及物理,晶體設計與晶體化學10董顯林信息功能材料與器件11李永祥無源集成器件與LTCC材料;無鉛壓電陶瓷的性能原理12劉宇新能源材料及儲能器件13李國榮信息功能陶瓷材料及其微器件研究14王紹榮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15王若釘多孔陶瓷及無機膜材料16黃富強光電轉換材料與太陽能電池,新能源納米材料與器件17王文中環境凈化材料,節能減排用材料與器件18張文清計算材料物理;先進能源轉換與存儲材料;能量轉換機制19孫靜碳納米管復合材料、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材料20張國軍超高溫陶瓷,非氧化物陶瓷,力學性能評價21許鈁鈁材料的微結構和形成機制及其與性能之間的關系22李效民光電功能薄膜材料及其在光電器件中的應用23步文博功能性納米材料結構設計、組裝化學及性能研究24陳航榕多功能無機納米載藥材料;介孔納米催化材料25王東新型發光材料與器件26楊建華能源材料27王根水鐵電材料28郭向欣薄膜型能量轉換與存儲材料及器件29滿振勇新型晶體材料探索30劉陽橋碳納米管的功能化及相關復合材料31何夕云鐵電、壓電、電光等功能陶瓷及膜材料研究32高相東新型半導體納米結構,染料太陽電池材料與器件33于偉東氧化物半導體材料及功能器件34曾華榮無機功能材料的微納米結構成像及性能表征35楊勇光學薄膜及其應用36陳喜紅納米復合能量轉換材料;低維半導體納米材料與器件37金平實新型節能環保薄膜與納米材料38張玲霞納米復合材料及其環境和生物醫學應用39楊松旺新型納米結構及其在能源材料中的應用研究40華子樂多級結構孔材料;環境友好催化新材料41辛世剛金屬表面涂層制備方法及光熱性能研究42史迅材料的電、熱和磁等性能的研究,包括理論計算、性能測量及材料制備080502 材料學01丁傳賢陶瓷涂層/薄膜制備和表征02王士維透明陶瓷,纖維補強陶瓷基復合材料,隔熱材料03黃政仁面向工程應用的先進陶瓷材料制備科學和關鍵技術04潘裕柏結構-功能一體化材料的設計、制備與應用研究05董紹明先進復合材料結構與功能一體化設計、制備與評價06曾宇平結構功能一體化高性能微波介質材料,環境友好陶瓷材料07羅瀾高頻微波介質材料組成、結構和性能的研究08陳瑋微波介質材料、微晶玻璃、硫系玻璃及稀土摻雜光學材料09常江生物陶瓷、有機/無機復合生物材料10劉宣勇生物醫用材料表面改性11施爾畏寬禁帶半導體材料,新型壓電晶體探索12陳之戰寬禁帶半導體材料、自旋電子學13宋力昕特種無機薄膜材料,制備過程計算機模擬14鄭學斌生物涂層、高溫防護涂層材料15祝迎春納米生物功能材料與器件,功能涂層材料16劉巖空間材料科學與實驗技術、磁性功能材料研究17曾毅熱噴涂納米TiO2涂層光催化性能研究18陶順衍等離子涂層制備工藝與涂層材料物理化學19羅豪甦人工晶體與壓電器件20徐軍人工晶體材料21任國浩無機閃爍晶體22許桂生功能晶體材料的生長與應用基礎研究23鄭燕青功能晶體材料與器件的制備及性能24高彥峰光功能薄膜材料,節能材料25樂軍特種防護涂層26卓尚軍材料的光譜和無機質譜表征27曹韞真功能薄膜材料的研究28張景賢陶瓷材料的仿生結構設計和先進制備科學29李偉東硅酸鹽類文化遺產保護;古陶瓷研究30李小亞熱電轉換材料及器件31劉學建碳(氮)化硅陶瓷材料,光學透明陶瓷,表面改性,無損檢測32靳喜海透明陶瓷、納米復相陶瓷及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33寧聰琴骨組織工程用生物材料34鄒宇琦LED襯底材料及激光材料 35占忠亮新型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與電化學器件36蔣丹宇激光、閃爍陶瓷和相關摻雜納米發光粉體的制備37汪正先進材料在分析化學中的應用38章俞之智能薄膜材料制備、結構與性能研究;材料環境效應研究39于云無機功能薄膜與無機熱控涂層材料研究40武安華晶體生長41蘇良碧激光晶體材料42謝有桃表面技術在生物、能源材料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43趙麗麗光功能薄膜或涂層材料研究070304 物理化學01施劍林有機/無機雜化材料02李永祥納米功能材料制備、功能原理與傳感器03常 江生物材料的仿生制備及其物理化學過程研究04陳立東熱電能量轉換物理機制05溫兆銀先進化學電源及其界面科學06趙景泰結構化學,無機化合物結構與性質 07王士維透明陶瓷、隔熱材料08高秋明仿生多孔材料及在能源與環境領域的應用09朱英杰納米材料微波合成與性能10黃富強新能源納米材料與器件11李效民薄膜生長物理化學過程12張文清界面與微結構;界面的新奇物理與化學性質探索13王文中新型光催化材料,納米材料,無機材料化學14董紹明先進復合材料制備與應用中的物理化學過程15潘裕柏結構-功能一體化材料的設計、制備與應用研究16王紹榮固態離子學及電化學17孫靜低維納米材料可控合成18鄭學斌生物材料的表面物理化學效應19董顯林信息功能材料與器件20張國軍非氧化物陶瓷的潤濕與腐蝕行為21陳航榕介孔基納米超聲造影劑22蔣丹宇無機光學材料的物理化學原理23祝迎春光電材料與生物電化學24王根水功能材料的化學熱力學25鄭燕青信息功能材料的結構設計、性能模擬與優化26陶順衍等離子噴涂工藝與涂層材料物理化學27步文博新型多功能納米生物探針及腫瘤分子影像學28郭向欣固態離子學中的界面物理與缺陷化學29卓尚軍材料的光譜和無機質譜表征30劉陽橋納米薄膜太陽能電池關鍵材料31劉宇儲能機理及相關電化學研究32高彥峰粉體和薄膜的仿生合成與調控33劉宣勇醫用材料表面納米化及其生物學性能評價34王東環境友好型功能材料及器件35鄒宇琦LED襯底材料及激光材料 36許鈁鈁結構與微結構演變的原位研究37汪正材料原子光譜/質譜分析38金平實光功能薄膜的設計與制備39張玲霞納米復合材料的可控制備40張景賢納米復相陶瓷的仿生組裝,材料的數字化制備技術41楊松旺低維納米材料與光電轉換器件42楊勇納米傳感器件與材料430105 材料工程01董顯林信息功能材料與器件02李永祥無鉛壓電陶瓷及其應用03李國榮信息功能陶瓷材料及其微器件研究04羅瀾高頻微波介質材料組成、結構和性能的研究05王士維透明陶瓷,纖維補強陶瓷基復合材料,隔熱材料06黃政仁面向工程應用的先進陶瓷材料制備科學和關鍵技術07潘裕柏結構-功能一體化材料的設計、制備與應用研究08董紹明先進復合材料結構與功能一體化設計、制備與評價09張文清先進能源轉換與存儲材料設計10王紹榮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材料研究11金平實低維功能材料的合成與微結構控制12王文中環境凈化用材料與器件13鄭學斌生物涂層、納米涂層14劉宣勇生物醫用材料表面改性15陳航榕新型納米環境催化材料及其應用16曾宇平結構功能一體化高性能微波介質材料,環境友好陶瓷材料17蔣丹宇激光、閃爍陶瓷和相關摻雜納米發光粉體的制備18陳瑋微波介質材料、微晶玻璃、硫系玻璃及稀土摻雜光學材料19劉巖空間材料科學與實驗技術、磁性功能材料研究20羅豪甦人工晶體與壓電器件21任國浩無機閃爍晶體22張國軍非氧化物陶瓷的性能及其優化23許桂生功能晶體材料的生長與應用基礎研究24鄭燕青功能晶體材料與器件的制備及性能25張景賢結構功能一體化材料的結構設計、制備與工程應用26劉學建碳(氮)化硅陶瓷材料,光學透明陶瓷,表面改性,無損檢測27王若釘多孔陶瓷及無機膜材料28王根水鐵電材料29何夕云鐵電、壓電、電光等功能陶瓷及膜材料研究30曾華榮無機功能材料的微納米結構成像及性能表征31楊勇無機材料表面改性32高彥峰光功能薄膜材料,節能材料33汪正材料表面改性及其在環境應用基礎研究34鄒宇琦LED襯底材料及激光材料35靳喜海透明陶瓷、納米復相陶瓷及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2011年接收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工作已經開始,現將相關事項公告如下:

第一部分 接收原則和組織領導

1.接收推薦免試生遵循公平公正、全面衡量、保證質量、擇優錄取、寧缺毋濫的原則。

2.接收推薦免試生工作由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招生領導小組具體負責組織實施。

第二部分 申請條件

凡獲得推薦免試資格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均可申請到我所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申請者應具備如下條件:

1.有為科學事業獻身的精神,有較好的科研潛力,道德品質良好,遵紀守法。

2.學生所在學校必須是教育部規定的具有當年免試生推薦資格的高校。

3.學生應獲得其所在高校推薦免試資格,占用母校推薦免試生名額。

4.申請人在大學本科階段學習成績優異,在學期間無重修科目或補考記錄,在校期間沒有受過紀律處分。

5.具有較強的外語聽、說、讀、寫能力。

6.具有較強的調查研究、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

7.身體健康狀況符合規定的體檢標準,心理健康狀況良好。

第三部分 申請材料

推薦免試申請者應直接向我所研究生部提交如下材料,(申請材料全部限用A4紙,請按照下列第2 - 第9的排序裝訂。其中1-5、10是必須提供材料,6-9是自愿提供材料):

1.《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申請表》(見本公告附件,A4正反面打印,不用裝訂,不得修改格式和添加附頁)。

2.《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申請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免試生網上報名系統http://admission.gucas.ac.cn/在線填寫、打印)。

3.所在學校教務部門(或院系)出具并加蓋公章的大學本科前三年所修課程成績單(五年制的提供前四年課程成績單)。

4.英語等級證書復印件。

5.身份證正反面復印件(兩份)。

6.專家推薦書。

7.大學期間的獲獎證書(復印件)。

8.在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或全國性學術會議上發表的學術論文、所獲專利或其它原創性工作成果的復印件或證明。

9.對申請有參考價值的其它材料。

10.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辦公室蓋章的《全國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登記表》(招生單位面試通過后向所在學校領取、填寫、蓋章后補交)。

第四部分 接收程序

申請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的程序如下:

(一)網上提交申請

考生登錄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招生信息網(http://admission.gucas.ac.cn),選擇“推免申請”欄目即可進入我院的推薦免試申請系統報名,我所推薦免試報名系統已開通。

(二)打印申請表、提交材料

1.申請人通過郵件直接與我所聯系,并查閱我所招生簡章及招生目錄,確定申請專業及方向,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推薦免試申請系統”中打印申請表并簽字確認,于2010年9月15日前(以郵戳為準)將應提交的全部申請材料蓋章后快件寄(送)至我所研究生部。我所9月18日左右將初審確定復試名單并組織復試。在申請過程中如有問題和困難歡迎隨時咨詢。

2.如學校教務處還沒有開始此項工作,目前無法為學生在申請表上蓋章,則可以先將未蓋章的表格寄來,蓋章件后補。

(三)考核和體檢

1.申請材料經初審后,我所將通知有關申請者到我所進行復試,擇優錄取。具體時間另行通知。因為復試時間比較緊,所以一般根據學生提供的聯系電話,直接通知本人前來復試。申請人所提供的電話必須保持開通、有效、快捷。考核和體檢時間、方式由各培養單位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并及時通知考生。

2.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主要考查考生的政治態度、思想品德、人生觀、價值觀、工作學習態度、團隊合作精神、科研道德及遵紀守法等方面的基本情況。

3.專業知識考核重點考查考生對知識掌握的深度和廣度,對知識靈活運用的程度以及考生的實驗技能和實際動手能力等,了解考生從事科研工作的潛力和創造性。

4.外語考核主要考查考生的聽、說能力及語言運用能力。

5.體檢主要考查考生的身體健康狀況,也包括體能、體質和心理素質等方面的考查。

(四)錄取

1.招生領導小組對考核和體檢結果進行審議,確定擬接收名單。

2.對通過復試并同意接收的應屆本科畢業生由我所研究生部發給擬接收函。收到擬接收函的同學須到所在院校領取省(市)級高校招生辦公室簽發的推薦免試碩士生報名表(加蓋公章),并辦理正式報名手續(以教育部公布的時間為準)后將材料寄往我所研究生部,未辦理正式報名手續者將視為自動放棄。

3.學生一旦獲得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資格,不得辦理出國手續、不列入就業計劃。

4.對擬錄取推薦免試生,政審通過后與統考生一起發放錄取通知書。

5.如申請人提供的信息和材料不真實或不準確,一經發現取消申請人免試資格。

聯系電話:021-52414823;傳真:021-52413903

E-mail:cflu@mail.sic.ac.cn http:/ /www.sic.ac.cn

聯 系 人:陸彩飛

聯系地址: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研究生部

郵政編碼:200050

附件:《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2011年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申請表》

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淵源于1928年成立的國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 1959年獨立建所,定名為中國科學院硅酸鹽化學與工學研究所,1984年改名為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已成為一個以基礎性研究為先導,以高技術創新和應用發展研究為主體的無機非金屬材料綜合性研究機構。

研究所現有職工630人,科研技術人員440人,中國科學院院士2名,中國工程院院士3名(1名為雙院士)。擁有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2名,“杰青”8名,中科院“百人計劃”24名,上海市領軍人才2名等。擁有研究生指導教師91名,其中博士生導師54名,碩士生導師37名。

研究所科研機構設置為: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特種無機涂層重點實驗室、中科院能量轉換材料與固體缺陷重點實驗室、中科院透明光功能無機材料重點實驗室、結構陶瓷與復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信息功能材料與器件研究中心、生物材料與組織工程研究中心、古陶瓷與工業陶瓷研究中心。此外,還設有以實驗室成果工程化、產業化研究及高技術產品生產為主要任務的嘉定中試基地;以及無機材料分析測試中心與信息情報中心。

學科方向是先進無機材料科學與工程,主要研究領域涵蓋了人工晶體、高性能結構與功能陶瓷、特種玻璃、無機涂層、生物環境材料、能源材料、復合材料及先進無機材料性能檢測與表征等,是該領域科學研究單位中門類最為齊全的研究所。

歷年來,累計取得科技成果800項,其中國家級大獎45項,省部級獎項357項,其它獎項398項。歷年來獲授權專利三百多項。發表論文數在中國科研機構中排名前10名。

研究所科研項目眾多,科研經費充足并得到國家、中國科學院的穩定支持;擁有先進的科研條件,科研儀器設備配套齊全;大規模的園區建設使實驗室的工作環境煥然一新;知識創新經費的支持,促進了科研設備的現代化;國家級無機材料測試中心的建立使材料的性能與表征具有可靠性和權威性;圖書、情報、刊物良好的支撐系統,充分顯示了追求信息動態的高效率。主辦發行的《無機材料學報》是本領域核心學術期刊,并為SCIE收錄引用。

研究所與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俄羅斯等國家的著名大學和科研機構以專家互訪、講學、合作研究等方式廣泛進行學術交流,與國際著名的大公司和國際化組織合作,開展大科學工程及高技術產品的業務洽談與往來。

上海硅酸鹽所是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博士學位授予單位,設有博士后流動站。幾年來,還與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日本、瑞士、斯洛文尼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聯合培養了幾十名研究生。研究所現有學籍在學研究生344名,其中博士生178名,碩士生166名;與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聯合培養研究生50余名。

研究所為在學研究生建有配套良好的學習、體育、文娛、生活設施和標準間公寓;設立普通獎學金、優秀獎學金和研究助理津貼,碩士生月收入1000~1800元,博士生月收入1800~2300元,還可以申請多種冠名獎學金。

研究所具有濃郁的學術氛圍和寬松的學科環境,是從事材料科學研究的理想選擇。

研究所計劃每年招收碩士研究生80名左右。

招生專業:070304物理化學(含:化學物理);080501材料物理與化學;080502材料學;430105材料工程(全日制專業學位)

上海硅酸鹽所熱忱歡迎優秀有志學子報考,歡迎物理、化學、材料、能源、生物等相關學科或其他交叉學科的考生報考,共同為我國的材料科學事業做出貢獻!

地址:上海市定西路1295號 郵編:200050

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研究生部

電話:021-52414823 傳真:021-52413903

聯系人:陸彩飛 E-mail:cflu@mail.sic.ac.cn

網址:http://www.sic.ac.cn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欧美疯狂做受xxxx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