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去融入社會,社會永遠不會來融入你。”對于這個暑假馬上要負笈海外的準留學生而言,這句話尤為適用。面對即將開始的異國生活,你是否做好了準備?
德國留學:準備好自己修暖氣了么?
德國留學,由于學校宿舍房源緊張,學生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自己找房。對于初來乍到者,光一個房屋廣告就能把你弄暈。外國人喜歡用縮寫,比如“2/2/1B/1E”,指的是兩室兩廳帶一個陽臺、一個儲物閣樓。
此外,德國租房還分“冷租”和“熱租”,前者是水、電、煤、網絡什么都不包,后者會包水、電、煤、氣。包氣很重要,德國80%是冬天,國家會提供中央供暖,如果租房是包氣的,就可以省掉暖氣費。說了這些,歸根結底是對學生德語能力的考驗,不然廣告看不懂,溝通不行,就比較吃力。
其次,不要以為出國就是讀書。筆者留德期間,曾遭遇租房內暖氣失靈,幾經周折電話聯系上了相應的供暖公司,結果工作人員在電話里“遙控指導”——德國人工費較貴,如果上門修理,費用很高,且不可能現報現修,需要等上幾天;而德國人的動手能力普遍較強,所以德國公共事業機構習慣于在電話里就修理步驟指導民眾。這可苦了中國學生,試想一下,暖氣公司可以很周到地給你寄來一份所在房屋的暖氣排布圖,電話指導你去某地下室、敲某個螺絲、扳某個閥門……可中國學生一般連圖紙都看不懂。
無獨有偶,筆者曾有一個泰國同學,他租住房屋的房門壞了,告知德國房東,得到的回應是:“花園里有鉚釘、木板,你自己做一個門吧。”泰國學生傻了眼,在課堂里抱怨,德國當地女孩聽聞,主動要求幫忙。令亞洲同學傻眼的是:她就拿著一支鉛筆、一把尺,量好距離、畫好圖紙,用鋸子拉拉鋸鋸,花了一下午真的做出了一扇門!
實際上,德國、美國的教育都很注重動手能力培養,美國小學三年級的手工課甚至是造一艘劃槳船!相比之下,亞洲學生動手能力較弱。筆者無意比較兩國教育的優劣,只想提醒中國學生,留學期間,需要你自己動手做一些事情,這也是一個學習過程。
美國留學:哪些打工會引來牢獄之災?
美國留學一個潛在的問題是:打工機會較多,但魚龍混雜,外國學生人生地不熟,極易上當。這種上當包括招工廣告與實際職位不符,比如廣告上說招“大堂經理”,實際上是“洗碗工”。這種虛假信息在報到之時即可揭穿,損失不會很大。
還有一類涉及“問題產品”的招聘,后果較嚴重。比如“推銷員”崗位,應聘的留學生就干起上門推銷的活,不過當居民購買后發現是假冒偽劣產品,就可能把你告上法庭。
你會覺得很無辜,并且覺得不可思議。要知道,美國法律規定得極為細致,你在國內覺得并不犯法的事,在美國可能就是“違法行為”。
提醒同學們每找一份工作,留意尋找與這份工作相關的評論,這就好比在網上購物會搜索“好評”、“差評”,上網多搜搜,就大致可以評估出一份工作的好壞、真偽。其次,多尋求朋友幫助。找到一份工作后,可以問問其他學生是否找過類似工作,會遇到什么問題。如果實在吃不準,不妨咨詢班上的美國同學,他們是當地人,清楚哪些工作是適合學生的,哪些會有問題。
加拿大留學:寄宿家庭為什么針對你?
相比一些國家需要自己尋找房子,赴加學生大多數都會選擇寄宿家庭。這樣好處不少:寄宿家庭的“爸爸媽媽”會給你做飯、整理房間、洗衣服,平時還會帶你一起去買東西、郊游。這樣除了有家的感覺外,還可以練習英語。
但是加拿大的諸多生活習慣與中國不同,比如他們一般只喝冰牛奶、早上洗澡;只有晚飯才做熱的食物;吃飯時自己盛食物等。很多學生甚至會由此誤解為:寄宿家庭為什么針對我?其實,在國外因為文化差異確實會造成很多誤會,但國外的交流比較開放,建議學生如果心有疑問,可以和寄宿家庭好好溝通,把疑問提出,隔閡很容易消除。
我們不推薦學生一有問題就跟國內的父母訴苦,這樣解決不了問題,還會讓父母擔心。久而久之,你自己的留學心態也會變壞,很難融入周遭。
這些都是各國的具體案例,但各國情況有相通處。本文作為行前提醒,希望提示留學生,即將開始的生活將有別于你之前的所有生活體驗,你需要的是: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且不斷學習!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