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5日人民政協網站刊登了兩篇文章,分別為《民辦高校國際化之路不平坦》和《民辦高校國際化探索》,對民辦高校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的現狀和前景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北京工商管理專修學院院長助理周玉潔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并就民辦高校國際化相關問題,結合學院的實際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當今民辦校挑戰與機遇并存、特別是在受到生源市場和就業市場雙重挑戰的形勢下,國際化交流與合作已經成為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之一。但是眾多民辦校都表示由于缺乏資金和政策的支持,國際化辦學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遠。
盡管困難重重,還是有很多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的優秀民辦院校行動了起來,正如在采訪中周助理所說:“政府最擔心的是,民辦學校借中外合作辦學名目賺錢。你只有先踏踏實實地把事情做好了,教育部門才會支持你。”(摘自人民政協網)作為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成功案例之一,北京工商管理專修學院的國際化辦學道路也是在一邊探索一邊前行中不斷發展壯大起來并取得巨大成功的。
北京工商管理專修學院有著16年的辦學歷史,在院長平桂祥先生的帶領下,銳意進取、艱苦努力,為學院的繼續發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同時也造就了北工商人誠信辦學、積極進取的精神。在平院長的倡議和主持下2009年8月學院與新加坡創新計算機學院合作的"中新計算機新技術項目"通過北京市教委批準,每年招收120人。經過一年多的運作,該國際項目班今年期末考試成績經過新加坡創新計算機學院國際考試委員會閱卷,整體分數在世界同類合作院校中排名第一,得到新方合作院校吳校長的通電嘉獎,為學院繼續深化國際化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將校企合作與國際交流結合起來,這種大膽創新的辦學模式讓北京工商管理專修學院在民辦院校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優勢。一些與學校合作的企業海外業務量拓展很大,急需海外人員,因此學院在國際交流過程中會對接企業需求,為企業"訂單式"培養海外工程項目人才,這樣既能保證學生就業,又幫助企業培養了需要的人才,實現了學生和市場的良好對接。(摘自人民政協網)
今年北京工商管理專修學院平院長還提出學院針對建工集團海外人才需求情況,與北京建工集團四建公司聯合打造“利比亞就業定向班”該項目已經啟動,更是學院校企合作與國際交流的進一步探索。隨著建筑業的全方位、多元化的發展態勢,國際項目的承包也在大幅度提高,通曉建筑知識和外語的復合型人才,必將在建筑行業擁有輝煌的職業生涯。該合作項目必將成為“訂單式”培養海外人才的典型范例,根據建工行業對海外建筑工程項目的需求為其“量身定做”專業人才,對學生分別進行英語日常對話、建筑英語、施工員、試驗員、測量員、工長等方面的專項強化培訓,包括理論學習與實習實訓。這樣一方面解決了學生畢業后的出路,另一方面也為企業解決了急需的人才,同時還為民辦學校國際化合作的發展探索了一條新的道路。
北工商人用實踐證明,雖然民辦院校的國際化道路仍然充滿艱辛,但是只要堅定國際化辦學方向、誠信辦學、勇于探索,并結合自身實際找準定位,民辦院校就將發揮出自身的優勢,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國際化之路,成為中國教育改革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