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日本日本東北大學 東北大學 所在位置:日本,仙臺市學校設置類型:綜合性大學創建時間:1736年學歷:本科 研究生 網絡課程 學校性質:公立學生人數:17847人院校地址:6293
為留學生全程報道海外留學相關新聞:《日本震后留學市場調查:學生基本復課 影響或持續》05月20日報道。日本《中文導報》日前刊發關于震后日本留學市場的特約新聞調查。文章稱,截至目前,絕大多數受地震災害影響的留學生已基本返校復課,但文章指出,震災、海嘯和核能泄漏對于留學日本的影響依然是深刻的,嚴峻的挑戰可能剛剛開始。
文章摘編如下:
一、 留學生已基本返校復課
3.11日本地震2個月過去了。對這場天災對中國人留學日本,以及日本華僑社會將帶來什么影響,應該及時作一個思考。
震后至3月底為止,按入管局的緊急統計,3周內離日的中國人為10萬人。筆者估算,震后2周內離日的中國留學生約為4萬人,亦即,留學生歸國者占在日總國人歸國者的近半數。加上研修生、就學生、工作簽證者、訪問教授、日本人配偶、撫育低齡子女者,構成歸國者的主流。
4月中下旬大部分高校陸續開學。4月20日文科省對71所國公立大作了抽樣調查,通學圈內居住者,全國平均86%,東北地區35%。關東地區等于全國平均數。可以認為,上述4萬中國留學生中,已經有一半人返校。
學校名稱:日本室蘭工業大學 室蘭工業大學 所在位置:日本,室蘭市學校設置類型:創建時間:1887年學歷:本科 研究生 學校性質:學生人數:3343人院校地址:6330
5月黃金周后,剩下的學校亦基本開學。通過筆者對東北、關東、中部、關西、九州、四國等地的大學的調查,絕大部分學生已返校。如,福島縣內的一所大學,除了2名博士生外中國留學生均返校。2名亦分別預定于5月和7月返校。有核電站,且土壤和蔬菜有污染報道的茨城縣內的一所大學,早于于4月7日如期開學,中國留學生幾乎全數返校。四國、九州等地幾乎全數返校。總體上說,未返校者的比例大大低于5%。亦即,至少95%的留學生已返校正常學習。換言之,4月20日為止尚未返校的2萬名中國學生在黃金周后絕大部分已經返校。
東北大的情形也許會有一些不同,如果該校統計出來,未返校者高于上述估算,也并不一定意味著出于對仙臺的恐懼。因為該校的外國人大多為研究員和研究生,研究設施遭到重大破壞,外國人不得不分流到各地的大學或機構繼續研究當是主因。
上述估計可能會有一些出入,文科省5月20日的下一個調查數據出來后,可以作印證和修正。
學校名稱:日本室蘭工業大學 室蘭工業大學 所在位置:日本,室蘭市學校設置類型:創建時間:1887年學歷:本科 研究生 學校性質:學生人數:3343人院校地址:6330
二、 8個中國人7個堅守在日本
震后,日本傳媒大量報道了外國人和留學生大批出國的訊息。反映出其影響不僅限于東北和關東,而及于除了北海道和沖繩的全日本,包括遙遠的九州與四國。連休前后導報沉寂,5月10日的最新報道,仍然根據連休前的信息,大談留學生大批出國及其對于學校的影響問題。社會印象被定格在外國人蜂擁離日的一幕。
例如,有兩家東北大學的中國研究人員,震災后給教授發了一個郵件,說不回仙臺了,于是教授與研究室人員一道幫助清理家具扔垃圾,包括補交房租在內,教授先墊了20萬日元。這是5月1日日本的一家地方報的報道,主題是外國人大批撤離,對東北大的研究帶來影響,作為其中的一個插曲。
在震后狀況最不安定的時期,8個中國人中有7人堅守在日本,更多的人以各種形式投入了抗震救災與慈善救濟活動,患難見真情,這值得贊揚。選擇回國者也沒有任何理由被加以非議。兒行千里母擔憂,這是慈;為了替父母解憂而歸國,這是孝。大使館為了撤僑做出了最大的努力,所有這一切在日中國人都冷暖自知、點滴在心。
學校名稱:日本室蘭工業大學 室蘭工業大學 所在位置:日本,室蘭市學校設置類型:創建時間:1887年學歷:本科 研究生 學校性質:學生人數:3343人院校地址:6330
我們要告訴日本的媒體和社會,中國人大部分沒有走,走的留學生絕大部分都回來了。這既是他們對自己負責,也是對日本社會和母校的一種支持。我們也應該告訴歸國后尚在觀望和舉棋不定的學生及其父母,震后2個月,日本已經基本恢復了生活、學習與工作的常態。希望他們根據各種渠道的信息綜合判斷,自主地作出自己的選擇。
三、 今后才是天災深刻影響的開始
但是,震災、海嘯和核能泄漏對于留學日本的影響依然是深刻的。主要表現在:
1、新生入學的推遲、取消與減員。4月入學生或與9月入學生同時入校,給校方造成壓力,9月入學生有些還在觀望。
2、在校生的休學乃至退學。位于東京都的筆者所在大學180人留學生中,就有2名退學,9人休學。
3、交流學生中途退學歸國。
4、交換留學生計劃取消。
受到打擊最大的是專門學校與日語學校。東京都內的專門學校大都推遲到6月開學。減員程度有可能達到15%。而對日語學校的沖擊可能是致命性的。
現在17萬余人的留學生中有10萬人以上是中國人。最新的中國留學日本人數年增長率是9%。而每10個留學生中9人是自費生。每10個自費生中7人是日語學校出身。日本只有極少的大學直接從中國國內招生。2002年起實施,旨在直接從所在國招生的日本留學考試制度覆蓋了亞洲的主要國家和地區,包括了緬甸和蒙古,但是不包括中國大陸在內。如果日語學校在下半年10家中有7家面臨關閉,那么,明年4月大學招生生源中的中國學生就將減少2萬人以上。如果這一現象持續,以現有留學生規模按累積的總比例作單純推估,中國留學生總數會從10萬人以上,降低到4萬人以下。
學校名稱:日本室蘭工業大學 室蘭工業大學 所在位置:日本,室蘭市學校設置類型:創建時間:1887年學歷:本科 研究生 學校性質:學生人數:3343人院校地址:6330
由于留學日本并且畢業后在日本安定就職者是日本華僑社會穩定群體的主流。因此,留學生減少對華僑社會的第一個影響就是,經過多年持續成長并且達到80萬人的在日中國人社會,是否面臨成長停滯或規模萎縮的問題。第二個影響是,日本的華僑社會是否“變質”。1990年代后期至今,取得永住權者的比例始終高于加入日本國籍者的比例。大約平均每年約有5千人加入日本國籍,而取得永久居留權者是其兩倍的約1萬人。缺少了留學生這一新血補充之后,在日中國人社會是否將喪失其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華僑社會特質,更快地演變為一個華人社會?日本華僑社會對此又應該如何對應?這些都是我們從現在起就必須認真思考和付諸行動的問題。
留學生減少的真正大背景,應該是中日綜合國力的消長。也許,天災人禍只是讓這一趨勢以突發的形態提前出現。不過,留學日本,無論對于中國,日本,還是留學生本人,都是有利的,是三贏關系,作為在日中國學者,我們衷心希望可以跨越國境、海洋、文化、社會、族群、歷史與天災人禍等重重考驗,讓中國人留學日本獲得更好的發展。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