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的事實表明,留學大軍中有人成為炙手可熱的海歸,也有人成為無人問津的海待。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他們的差異? 他們能在出國潮里游到對岸嗎?該不該送中學生出國留學呢?敬請關注《對手》5月6日晚21:55分的《該不該送中學生出國留學?》
從1978年到2010年,中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已達190.54萬人。去年一年,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達28.47萬人,繼續保持著留學生輸出全球第一的地位。其中,低齡留學生的人數達到近年來的最高峰,占總留學人數的19%,赴海外讀高中的學生比往年增加了兩到三成,而高中畢業參加“洋高考”赴海外上大學的學生,也增加了一成多。小留學生們已經逐漸成為留學大潮中的一支生力軍。從最早的公派留學,到后來申請獎學金出國念研究生,再到念國際學校,現在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的路顯然是越走越寬了。但家長們花費巨資,寄予厚望的孩子,留學深造,又將會迎來怎樣的未來呢?這幾年的事實表明,留學大軍中有人成為炙手可熱的海歸,也有人成為無人問津的海待。
辯論過程中多家財經媒體記者以及現場觀眾也都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并提出了一些質疑。針對《該不該送中學生出國留學》這個問題《對手》展開了一場激辯,就“中學生出國留學是否增加孩子成長的風險?”、“中學生出國留學能提高孩子未來的職場競爭力?”、“送中學生出國留學是高性價比的選擇嗎?”等三個方面的辯題進行了交鋒。紅藍方嘉賓各執己見,互不相讓。紅方嘉賓認為中學生出國留學加速孩子成長,提高自我管理、學習能力。藍方嘉賓卻對過早出國的行為嗤之以鼻。
北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執行董事周成剛:值與不值,關鍵期間是這個孩子出去年齡我一直說,出去的孩子中國的孩子要面臨三個能力,如果說你不具備三個能力出去是極其危險,第一個就是自己獨立的能力,第二個就是他的適應能力,第三個是他的免疫能力,我們中國的同學一般要大學以后才開始獨立,所以說中學時候,可能很多衣食住行方面真的是一下子很受挫。
亞太競爭力研究院執行院長王韋銘:現在中國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和我們中國內地社會的劇變,導致了我們中國留學生在實際上原有的競爭能力在逐漸被弱化,就業態勢不容樂觀,因為他們本身來,基本上都是那種零經驗,回到國內,自然由海歸變成海帶。還有最后一點我們家長送孩子出國,完全因為高質量就業,高質量就業本身是個戰略目標,需要多種途徑選擇,我們知道出國留學并不是唯一途徑,在這里任何家長和孩子,送孩子出國是一場豪賭,我們認為這場賭完勝的比例不大,如果完敗當產支付的是一個家庭未來和孩子所有未來。
本期《對手》的精彩辯論將為您剖析中學生留學之路的利與弊。欲知雙方嘉賓有何精彩表現,敬請關注5月6日晚21點55分央視財經頻道《對手》節目現場揭曉《該不該送中學生出國留學?》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