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被指成了學校的賺錢機器 (圖片來源:《悉尼晨鋒報》)
《悉尼晨鋒報》報道稱,有學者指責他們所在的大學助長了“系統性的作弊”,歡迎一些“功能性文盲”的留學生,因為它們過分依賴這些學生的學費。
有些學者稱他們曾呼吁所在大學的領導人提高英語能力要求,但他們的擔憂卻被忽視,因為他們違背了財政責任。
國際教育每年為澳洲經濟貢獻150億元。在有些大學,留學生占了他們收入的三成以上。
周三費法斯傳媒曝光了悉尼唐人街一間在線企業幾乎為新州每所大學的學生出產了超過900份作業,今年的盈利至少16萬元。該網站后來被取締,公司的唯一董事周三沒有去上班。后來數十個類似的網站被曝光,由此挖出一個壯大中的網絡黑市。
周三超過20名惱怒的學者聯系了費法斯傳媒,表達了他們對這個廣泛問題的不滿,稱這些人有損學校的信譽。
澳洲國民大學南亞計劃的泰勒(McComas Taylor)博士稱,大學都“非常不愿意做任何事去擾亂這種收入來源”。
“就如同政府沉溺于撲克機帶來的賭博收入一樣,大學已經迷上了留學生帶來的收入流。”他說。
泰勒博士說有些留學生雖然符合語言要求,但卻“功能性文盲”。
“如果你招了一位英語讀寫及口頭能力不夠強的學生,他們靠這種方法作弊那是非常自然的后果。”
新州一所大學商務學院的一位教授表示,他有些學生的英語非常差,他們經常到他的辦公室都要帶翻譯。
另一位資深教授告訴費法斯,他幾年前退休是“因為學校的這種做法,尤其是因為學校對此視而不見”。
雖然教育部長伯尼(Christopher Pyne)的一位發言人說如果學生被抓到作弊會面臨“非常嚴重的后果”,但聯邦政府鼓勵更多留學生到澳洲學習。
“我們希望鼓勵留學生來澳洲,不僅僅是因為留學生在澳洲生活和學習期間為大學及更廣泛經濟帶來的收入,還因為與其他學生和機構建立的網絡可以令我們的國家各個地區和全世界受惠。”發言人說。
格拉坦研究所(Grattan Institute)的高等教育項目總監諾頓(Andrew Norton)稱,留學生是澳洲大學的“關鍵盈利業務”,他們對大學的整體運作提供越來越大的支持。
留學生的學費通常是本地學生的3倍以上,一年可以達到4萬元。
新南威爾士大學去年的留學生學費貢獻了差不多3.5億,大約是總收入11億的三分之一。在麥考瑞大學,幾乎四分之一的總收入來自留學生。
根據工黨高等教育事務發言人卡爾(Kim Carr)的說法,澳洲大學的國際聲譽對于整個教育體系的健康絕對關鍵。
費法斯傳媒周三接觸過的每所大學都幾乎拒絕訪問請求,但堅稱問題只局限于非常少數的學生,他們已經有抓住違規者的系統。
只有臥龍崗大學要求費法斯傳媒提供可以幫助他們調查違規學生的數據。
另一位講師告訴費法斯傳媒,他有些中國學生英語技能有限但卻寫出尤其優秀的論文,不禁令人懷疑,但他“別無選擇只能給他們高分,因為他們的論文是如此高水平”。相關文章:代寫!造假!作弊!留學生誠信何在?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