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德國是個比較冷門的留學目的國,最主要的還是語言方面的原因。此外,2007年之前,德國實行的是本碩連讀,再加上語言課程,順利的話也需要8年時間,在上學過程中出現了任何情況,都有可能導致學生無法正常畢業。這些因素都阻止了學生想要赴德留學的腳步。但近幾年來,隨著德國留學政策的改變,越來越多的學生萌發了去德國留學的念頭。本月10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柏林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發表了《中德合作行動綱要》,其中提到簡化簽證申請程序、互派留學生數量等等,無疑為赴德留學又打開一片新天地。
利好中德增加互派留學生數量
《中德合作行動綱要》涉及政治、金融、法律、農業、工業、醫療衛生、環境、文化教育等多個領域,共有110多項共識。
雙方在《綱要》中確認,以將短期簽證審發時間縮短為48小時為目標,通過簡化簽證申請程序,加快簽證審發時間,實施便利申請人的簽證審發程序;為商務人員申請簽證提供便利,增加多年有效和多次入境簽證的發放,延長簽證的停留期;盡可能將長期性工作簽證的審發時間縮短至2個月內。德方考慮按現行模式在中國其他城市增設簽證申請中心,以此擴大面向中國公民的簽證服務。
此外,雙方愿在今后幾年中繼續積極促進大學生和科研人員交流,例如通過雙邊科研項目為在對方國家進行留學和研究提供獎學金,共同設計頒發雙學位的專業等。雙方致力于繼續增加向對方國家派遣留學生的數量。
優勢今秋入學德國公立大學全部免學費
從今年秋季入學開始,德國公立大學全部免收學費,這讓很多國內學生視德國留學為“免費午餐”。相形之下,英美等國的學費更顯得高高在上。
除了學費方面的因素之外,德國不再實行本碩連讀也是對留學生極大的解放。2007年之后,德國的大學教育也逐漸采取了英美應用的學士、碩士分段學習的制度,取消連讀政策,將本科和碩士的攻讀年限分成3年和5年。這樣一來僅僅讀完第一階段課程的學生起碼還可以拿到學士學歷,不至于讓努力付之東流。
近幾年,在德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在學校和專業的選擇方面更趨理性,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選擇在德國更為流行的應用技術大學就讀,比起傳統的以理論研究為導向的綜合性大學,德國應用技術大學將未來職業與企業緊密結合,能為學生提供很多參觀、實踐機會,提高學歷的含金量,在實習和就業方面有著更為突出的優勢。
靈活留學德國也可選擇英文授課
據留學專家介紹,目前,德國的大部分學校都有英文授課項目,且專業越來越多,尤以理工類、經濟類居多,碩博階段的學習中英語授課比例已經相當高了。由于英文授課專業屬于德國教育改革過程中增添的國際課程,教材教法都新穎實用,師資力量雄厚,課程開設也都針對當前熱門或就業前景好的方向,如保險投資或機械電氣化等。目前德國共有三百多個專業可選,主要分布于計算機、機械、電氣工程、環境工程、經濟、人文科學、化工、自然科學等各大專業。這樣,從小學習英文的中國留學生到達德國后就可以選擇英文授課專業,從而減輕了語言學習的壓力。
赴德國留學,中國學生以高校大學生為主。具體要求為“211”高校大學生,需至少修滿1個學期,其他高校大學生,修滿3個學期。大學生赴德留學,首先要申請,然后經德國駐華使館審核部門進行成績審定,參加德語等級考試,學歷審核和語言考試同時進行。針對高中生,德國高校只接收國內第一外語或第二外語為德語的高中生,這些學生需在校通過德語高級水平考試,必須參加國內高考,且達到“211”高校分數線,德國高校非常看重中國學生的高考成績。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