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暑假,不少杭州的準留學生就要踏上海外求學之路,而出國前的這段空閑時間,他們都在干什么?不少準留學生的回答是:“抓緊‘啃’書!”
出國前 多看與專業有關的書
綠城育華學校的王俊子,今年9月要去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讀大一。在被同學認為不用準備高考的空閑高三下學期,她利用這段時間狂“啃”書。
“美國的大學頭兩年都是學綜合課程,還沒涉及到專業課。我申請到的專業是經濟學,但是我最近心里最想讀的專業是藝術管理。所以,我現在除了看一些有關經濟學的書外,還在看有關審美情趣的書,為以后轉專業或轉校做準備。我還專挑那些很厚的‘磚頭’書看,我知道出國后,每天要忙于學習和寫論文,根本就沒有太多時間來看書。”從王俊子的描述看,她是一個對未來很有想法的人。
杭州高三學生小易,今年9月要去英國的大學讀人力資源管理。這個專業屬于管理學,學長們告訴她,考試和論文容易掛科。為此,她早早地就開始為大學課程做準備。她說:“一去英國,教材都是全英文的,人力資源管理又有許多專業術語,我一開始肯定不能全看懂,所以我現在利用最后兩個月的時間看國內中文版的專業書,至少得對這個專業有個初步的了解,然后把專業術語英語單詞熟悉一遍。”
Steven是過來人,兩年前在英國讀國際商務專業,由于自己英語不怎么樣,所以讓父母幫他國際快遞了一箱與專業相關的中文書。“我覺得非常有用,國外教材全英文,寫論文的時候很痛苦,不太看得懂,有時候實在不行,我就看中文書,然后中翻英。”
教材貴 網淘或買二手最合算
國外的教材很貴,這是所有留學生的感觸。那要不要在國內提前買好教材帶去國外?留學生們的回答是不需要,因為提前買會買錯,帶去后發現又重又沒用。
小劉是英國約克大學國際英語教學的一名研究生。在英國,她每個月花在買書上的錢就要100多英磅,一年下來要花上將近一萬元人民幣。
“與國內大學不同,國外大學并不是每門課都有教材,學校也不會統一在開學前給你發教材,而是你自行去圖書館借或是去書店買。”剛入學的時候,小劉發現老師上課只用PPT課件和講義,每節課最后老師都會列一份書單,讓同學們去圖書館借書。第一學期,小劉有一門課叫《linguistics》(注:《語言學》),書單里有一本叫《linguistics》的同名教材,這本教材很重要,老師說以后考試90%以上的內容都出自這本教材,這樣的結果就是,一下課,整個班100多人中,有2/3的人都跑去了學校圖書館,而整個圖書館這本書也就10幾本,小劉手腳比較慢就沒有借到。
最后,小劉去學校的書店看了一下,價格約21磅,折合成人民幣要200多塊,“我第一次見識到國外教材的‘天價’,薄薄的一本書要幾百元,我最后就去亞馬遜官網上網購了一本,差不多14磅,一下子便宜了70多元。”從那以后,不光是教材,就連寫小論文時,圖書館里被“搶借一空”的書小劉也會去亞馬遜官網上買。
除此之外,小劉告訴記者,在入學前,也可以向上一屆的中國學長購買教材,這樣價格更合算,而且教材上還會有筆記,會劃考試重點。一些學長還會廉價出售所有的書,包括從中國帶去的英語字典、英文原版小說、教材和一堆與專業相關的書,這樣就非常劃算。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