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805名中國學生求學牛津 獲得獎學金機會很多
當記者來到牛津大學基督教堂學院門口時,碰見了不少來自中國的年輕人。他們來到這里,只為了一個目的:到學院大廳去,因為那里是電影《哈利波特》魔法學校的餐廳取景地。
本報記者專訪牛津大學校長安德魯·漢密爾頓時,向他提到了電影《哈利波特》對于年輕一代的吸引力,漢密爾頓向記者強調,牛津大學之所以在800年后,依然是世界領先的高等學府,其核心與大學獨特的導師制、學院制等制度有關,并且牛津一直保持著對新時代的敏感度和進取心。
漢密爾頓表示,他熱烈歡迎中國的最杰出學子能夠到牛津大學學習,感受這里獨特的校園文化,接受世界上最棒的教育,而不僅僅是因為一部電影。
校長自信:牛津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學
記者:如今已經有很多的中國學生到牛津這所世界名校來學習,而且根據數據顯示,中國學生的人數處于一種增長的情況,那么,我想知道的是,對于中國的學生,牛津提供了怎樣的一種招生政策?牛津是否會提供越來越多的學位給中國的學生呢?
校長:首先我要說明的是,牛津樂意接受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入學申請,我們的學生來自許多不同的國家和地區,雖然我們不能說給予中國的學生一種特殊的政策,但是到2014年這一年,已經有超過800個來自中國的學生在牛津學習,這一點是非常讓人興奮的。在這些學生中間,有不少人是攻讀碩士學位,當然,也有不少人在攻讀本科。中國學生的人數在過去的十年來一直在增長,我們當然非常希望,在未來,這一數字能夠繼續增長。
所以,我們非常樂意接受來自中國的那些最為杰出的學生的求學申請,我們也非常希望申請的人會更加多。
記者:許多中國學生都有赴海外學習的想法,但是對于他們來說,也會有很多的留學[微博]選擇,他們也會在去英國還是美國,或者去其他的國家留學中斟酌?您能否給他們一點指導,為什么選擇牛津?
校長:為什么牛津!這個世界上有很多非常棒的大學,但是我要說的是,牛津是最好的。
為什么我會這么肯定,當然并不是因為我是校長,我笑著說這句話也并不代表這個評價是不認真的,牛津是最好的,這是一個事實。牛津大學已經有超過800年的歷史,在這么長的時間里,牛津大學已經可以說在各個方面都做到了最好,在教學、研究等等各個方面,我們招收了最好的學生,也聘用了世界上最杰出的教授,而我們的工作,就是保證在未來,來牛津學習的學子們都能繼續享受到這一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和研究的環境。在保證這種杰出性方面,牛津所做的是非常獨特的,學院制是這種杰出性的重要保證。我們有38個學院,每一個牛津的學生,雖然他們都有自己的專業,譬如化學、生物、經濟學或者法語等等,但是他們同時也是一個學院的成員,同一個學院的學生,成為了一個獨特的社區,在這里,他們一起生活、吃飯、交流以及參與各種活動,并且會進行各種跨專業的交流。這種獨特的制度,美國的大學里是沒有的,我在耶魯工作了很多年,我了解美國的學校,無論是哈佛還是耶魯,都沒有這種學院制度。
歷史悠久:300多年前就有中國人到牛津
記者:我很好奇的是,有沒有關于第一個到牛津來學習的中國學生的記錄?
校長:很有趣的是,牛津和中國之間的聯系,比我們想象的都要久遠。在我們的記錄中,第一個來自中國的學生,是300多年之前。在我們非常著名的圖書館,博德利圖書館,在很久以前就開始搜集來自中國的手稿,早在17世紀早期,就已經開始了這一工作,但是在那個時期,牛津沒有人能夠看懂中文,我們甚至不知道是應該豎著還是橫著來看那些文字,即使如此,當時的牛津學者們已經意識到,中國文化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所以圖書館就開始了搜集中文手稿和圖書的工作,1687年,第一個來自中國的visitor來到了英國,他也來到了牛津,他的名字叫做沈福宗(音),他來到牛津后的一個重要工作就是對牛津已經搜集到的大量的中國的手稿和圖書進行分類并編寫目錄,也正是因為沈福宗的貢獻,所以牛津才能夠擁有了最完善的中國文化的典籍收藏。所以,牛津也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研究的一個中心,許多牛津的教授都很樂于去學習中文以及中國文化,中國經濟、中國的科技等等領域,研究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領域,在今年9月,我們就會開放一個新的大樓——中國中心,會為牛津大學所有研究中國的學者提供一個研究和學習的地方。所以說,牛津對于中國已經有四百年的興趣和聯系。1869年,牛津大學還聘用了第一位中文老師,從那時起,我們開始正式教授中文和中國文化。
人物·重磅
校長評價:中國學生的表現非常好
記者:我很想知道,那些已經在牛津大學學習的中國學生,他們在學習和學術研究上的表現如何?
校長:我本身就是一個科學家,也有中國學生跟著我學習,從個人觀點上來說,這些中國學生的表現都是非常棒的。我們有很多的中國學生,他們都很優秀,對于他們來說,牛津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環境,無論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他們的表現都很不錯。與其他國家的學生相比,中國學生的身上有一些共同的特點,讓他們取得成功。在牛津,每年有不超過1%的學生無法完成他們的學業,但是中國學生的表現非常好。
記者:有人會說,中國的學生會比較害羞,不太善于表現自己,您認為呢?
校長:哦,我沒有這樣的體會,在我的研究團隊里,有非常棒的中國學生,他們的表現可以說非常有進取心,也非常樂于表達他們的觀點。而牛津大學的氛圍是鼓勵學生去表達自己的,甚至于挑戰自己的導師。總體上說,在牛津的中國學生表現得非常活躍。他們也會積極參與或者組織各種活動,譬如在剛剛過去的中國新年,中國學生們就組織了一次非常好的新年活動。而在國際化的學生組織里,中國學生的表現也是非常積極的。每一年,我們都有一個國際學生節,每一個節日上,我們都能品嘗到由中國學生提供的非常非常美味的中國食物,讓我印象深刻。所以,我并沒有感覺到他們會比較害羞這一點。我也去過中國,當我在中國進行演講的時候,中國學生經常會提一些有難度的問題,這一點非常好。我喜歡被這些學生挑戰。
談及未來:牛津愿意面對和接受挑戰
記者:導師制和學院制應該說是牛津大學的兩個核心制度。
校長:應該說,這兩個制度是非常重要和核心的,但是,還有一些其他的內容,也是非常核心的,譬如說,高等級的獎學金制度、世界級的研究課題,牛津因為其正在從事的一些尖端研究,而成為世界領先的大學。很多中國學生到牛津來,是為了學習和從事這些領先的研究課題,無論是數學、醫學還是工程學等等,對于這些課題研究來說,牛津就像是一個提供動力的發電廠一般。
記者:對于牛津來說,擁有800年的歷史,是非常了不起的。對于現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來說,牛津又會面對哪一些新時代的挑戰呢?
校長:對于很多大學來說,都在面臨著一些挑戰,牛津大學當然也不會例外。但是我們樂于去接受這些挑戰。其中一個挑戰是,在過去,我們只關注劍橋,或者最多考慮一下法國的一些大學,美國的大學?我們根本不關注,畢竟我們有800年的悠久歷史。雖然哈佛、耶魯、麻省理工等大學迅速崛起成為世界領先的大學,但是牛津依然在這里常青。但是時代不同了,我們現在需要關注的是,來自一些其他優秀大學的成長和進步,譬如清華[微博]大學[微博]、北京大學[微博],上海交通大學[微博]、復旦大學[微博],這些大學正在如同以前的哈佛一樣,迅速地崛起。在世界范圍的高等教育領域,這自然對于我們來說也是一種競爭。但是這種競爭是非常有益的。從過去的很多世紀里,牛津一直在面對各種挑戰,也正是通過面對和接受這些挑戰,牛津才能夠保持進取心。
在現在這樣一個互聯網時代,很多人只需要坐在家里,通過電腦就可以接受教育,但是在沒有電腦的年代里,人們同樣可以通過閱讀書籍來接受教育,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在線教育并不是新事物。信息革命并非是一個新事物,在三百年前,牛津就已經接受了信息革命,那一次的信息革命也就是印刷出版。互聯網是一個讓人驚嘆的可以接受教育的手段,在這方面,牛津并沒有落后,如果你登錄itunes的話,你可以看到,牛津大學提供的一些在線課程,總是排名在前十位之內。我們提供的在線課程,已經多達一百多種。
牛津出版社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學出版社,而牛津出版社50%的收入和資源都來自于互聯網內容。
記者:牛津大學是否會和中國的一些學校和機構有合作項目呢?
校長:我們牛津大學有很多的合作項目在中國,當2009年我成為牛津校長的時候,曾經去過北京,和衛生部長陳竺見過面,我們一起參加了一個中國牛津-衛生健康研究中心的成立儀式。我們也和汕頭大學有合作項目。和中國的合作項目,我還可以舉出很多的例子。我想強調的是,牛津大學是一所具有開放性視野的學校,我們不僅吸收來自全世界的學生和研究者,我們也在全球尋找各種合作項目,通過這些項目,來解決一些極為重要的課題。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