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上明明寫著畢業后分配到中石油,月薪6000-8000元,結果卻被安排去掃廁所。”近日,市民李女士來到百姓接待室反映,她的女兒小蕾(化名)在哈爾濱藍領學院參加就業定向班學習可工作安排得離譜。對此,省教育廳民辦教育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校招生時存在誤導學生及家長現象,已取消其辦學資質。
學費每年12800元畢業掃廁所
據李女士介紹,2011年7月,她偶然看到哈爾濱藍領學院的《招生簡章》,被其中一條信息吸引了:旅游服務與酒店管理(中石油國際定向班):頒發大專學歷證書和高級等級證書;就業去向為中石油國際部。這么好的就業去向讓李女士動心了,盡管學費12800元/年,李女士還是給孩子報了名,簽訂了就業協議書。
今年10月15日,小蕾畢業了,校就業辦相關負責人帶著她到北京面試。一星期后,李女士接到女兒的長途電話:“他們安排我去一家物業公司掃廁所,月薪1000多元,我不想干了。”不是在中石油嗎,怎么變成掃廁所了?李女士非常氣憤。
家長向學校索賠50萬
在李女士提供的相關材料中記者看到,李女士母女與藍領學院簽訂的就業協議中第3條寫著:就業單位以約定的訂單企業為主體安排。第4條:國外試用期基本工資3000-5000元/月,轉正后綜合工資6000-8000元/月。李女士提供的藍領學院招生簡章中明確寫著,就業去向為中石油國際部在海外29個國家VIP接待及國內服務機構的服務工作。
李女士說,現在女兒既無法分配到中石油,提供的崗位待遇也沒有達到協議規定的標準。她認為按照協議規定的8000元月薪計算,學院至少應該賠償孩子5年工資及自己所交的學費,共計50萬元。
校方提出兩種解決方案
記者電話聯系藍領學院就業辦的梅主任,他說學校已經按照協議為小蕾安排了工作。“孩子體形偏胖達不到用工單位的要求,面試沒通過。這不是學校的責任。”梅主任說,現在學校提出了兩種解決方案:一、繼續為小蕾尋找合適的工作。二、退還部分學費。對于李女士的賠償要求,梅主任認為,根本不可能實現。
省教育廳:辦學資質已被取消
整個事件中,藍領學院到底存不存在違規?記者采訪了省教育廳民辦教育管理辦公室的于處長。他也接到了李女士投訴。他認為,藍領學院在招生簡章中存在誤導公眾問題。
于處長說。“我們已經約談了該校校長,藍領學院在招生簡章中的陳述有誤導之嫌,比如說,就業定向班是指由企業與學校合作,其中企業出資并選拔人員,學校負責培訓,畢業后回到該企業就業。但從李女士的經歷來看,顯然不是這么回事。”
于處長表示,現在已經取消藍領學院的辦學資質,責令其盡快上交公章。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