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來自中國的年輕女學生金云梅(Jin Yunmei,音譯)在紐約醫務室(New York Infirmary)女子醫學院(Women’s Medical College)順利畢業,成為中國有史來第一名獲得美國學歷的女性。
據《每日愛荷華人報》(The Daily Iowan)11日報道,19世紀末,中國還很少有男性出國留學,而大多女性連字都不識。現在,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留學生成為美國第一大國際生群體。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的中國女生開始踏上在美國求學的道路。
愛荷華大學國際生學生學者辦公室(UI International Student and Scholar Services)的數據顯示,2013年秋天,共有2099名中國學生在愛荷華大學求學,其中女學生1070名,男生1029名。
在中國,大多獨生子女背負著父母的高度期望,一些女學生試圖逃離中國傳統習俗和社會性別規范,但另一些女留學生的身上則還印有傳統標簽。在中國,職場競爭激烈、未來照顧父母的壓力仍是中國女性需要面對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也成為中國年輕女孩出國留學的促因。
20歲的李晶晶(Jingjing Li,音譯)2011年從上海來愛荷華大學會計專業學習。雖然是母親為李晶晶選擇的專業,但她本人并不反感。“媽媽覺得,她把我送到美國就是為了讓我能夠達到更高的層次。”她說。
李晶晶的媽媽是一名香港金融分析師,她還告訴自己的女兒,獲得美國學歷的終極目標是為了找一個好丈夫。對此,李晶晶說,如果她30歲還單身,她的媽媽肯定急瘋了。
今年22歲的周秋婷(Qiuting Zhou,音譯)來美國則是為了這里自由的文化,她覺得在中國,大家的想法都被一種主流意識同化了。在中國上初中開始,周秋婷的老師就不怎么喜歡她,因為她有太多想法,而且比同齡人要復雜。“我想要獨立,有我自己的想法。”周說。
然而,周秋婷的男性朋友都不喜歡她這種類型的女孩。“他們覺得我這種人太世故,不太容易把握。”她說。
韓梅梅(化名,本人不愿意透露真實姓名)來自中國某小鎮的傳統家庭。今年5月,她獲得了數學專業學士學位,她原本計劃繼續深造,獲得博士學位。但這并不是父母希望她做的事情。“如果我們家人繼續逼我結婚,我會去當尼姑。”她說。
韓梅梅的父母認為,數學學位很難找到好工作,他們擔心韓梅梅以后生活辛苦。“但是他們更害怕的是,我變成書呆子,找不到男朋友。”她說。
最終,作為妥協,韓梅梅將申請碩士課程,繼續留在美國生活,且走且看。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