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英語國家留學,小語種國家留學已然蔚然成風。然而,小語種國家留學趨熱背后,仍暴露出一些學生對留學的認識誤區。滬上多位留學顧問盤點認為,留學門檻低并不意味著教學質量低、小語種等級證并不能保證職場暢通、名校多有“寬進嚴出”情節,希望學生們做足功課,扎實學習,取回留學真經。
國家留學門檻低與教育質量無關
業內人士反映,初次出國的學生及其家長在咨詢時,常常對那些留學費用低、學時短、對申請人高考成績及語言成績要求低的院校持懷疑態度,他們認為門檻太低,教育質量可能也會打折扣。
意大利顧問張老師認為,留學門檻低,并不能和大學質量低掛鉤。 “很多人以為意大利留學門檻低,要求380分的高考成績,就意味著意大利大學質量低,這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即使是380分,出國后還是需要參加大學的入學考試,考意大利語和專業。特別應注意的是,380分是馬可波羅計劃的一部分,意大利給出的馬可波羅計劃和圖蘭朵計劃針對的免學費政策,是意大利國民待遇的中國化 (在名額之內的),是非常難得和珍貴的。 ”
此外,像俄國、荷蘭等國家,針對國際藝術類學生均提供英語授課環境,無形中降低了在當地學習第二外語的時間和金錢;而歐洲多數國家并未將教育產業化,對國際學生提供本國學生同樣的待遇,如免學費、提供租房補貼等,讓不少家長誤以為是拉攏生源,實則是大誤會。
手持外語等級證不保證職場暢通
很多語言培訓機構在宣傳時,常常用“學X語,就業率100%”,實際上是對學生的誤導。留學專家分析稱,除了留學生,國內年輕學生進入職場前,熱衷考取一門小語種的等級證書,希望能憑此獲得更多應聘和晉升機會,但隨著小語種院校招生不斷增加,小語種就業的優勢并不能永遠高枕無憂。
她分析稱,國際化競爭加劇的今天,懂英語的人才比比皆是,加上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和上海世博會的開辦,社會對小語種專業的關注度更有所提升,擅長一門小語種外語的人在職場上將獲得更多機會。
她認為,目前很多日韓企業和俄羅斯跨國公司進駐中國的經濟中心上海,形成一個以上海為中心的外企輻射圈,精通小語種并有該國留學背景的海歸人才確實有搶手的案例。一些優秀學生從日韓留學歸來后在韓國KIA就職并也成為高管,也有學生歸國后在韓領館任秘書,眾多日企對日本留學生更是青睞有加。
但是從最近幾年外交部、商務部等部委公布的招聘崗位來看,對小語種專業人才的需求量有限,且門檻較高。小語種學習者的去處仍然是企業,因此她建議學生要學好語言基本功,并加強自身的綜合素質,提前做好全面準備,才能在就業時贏得好崗位。
獲海外名校錄取不一定順利畢業
很多學生在沖刺海外名校時,花了很多精力在語言備考、資料準備、高考博弈上,一旦獲得名校錄取通知書,就以為萬事大吉只等“混”幾年留學日子了。
歐洲部顧問老師強調,海外院校與國內高等院校不一樣,大多數都是“寬進嚴出”,對學生的考核也采用淘汰機制,好一點的院校每年淘汰率基本維持著30%左右。據了解,印度大學在入學資格上對外國人看似“照顧”:既不需要托福和GRE之類的英語考試成績,也沒有入學考試,只要具備了相應的高中或大學學歷,從網上下載申請表格,認真填寫之后通過學校審核,就能獲得錄取通知書。但是要順利畢業,學生非得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不可。相比國內的本科同學,在印度要學習更多的課程,學校不指定教材,學生根據老師提供的參考書目復印資料,而印度高校的考試多是論述形式,學生必須經過大量閱讀和研究才能保證一次性通過。
不少在留學機構從事咨詢的顧問都有海外學習經驗,他們不約而同地說,海外大學的教師也有很大不同,“生活上可以和你稱兄道弟,但是考勤、論文驗收時會一點情面不講,”據了解在歐洲留學的學生連修幾次大一課程的情況并不鮮見。
國內讀語言學校安全系數待驗證
無論是經濟費用、時間長度,很多家長都認為在國內讀語言是安全系數較高的選擇。留學顧問許老師并不這樣認為,他從多年留法學習和從事留學顧問的經驗分析,國內學生普遍應試能力強,在社會培訓機構或外語大學學習一兩年,獲得相應的語言學分和等級證書,但是到國外接受專業課程時,仍然一頭霧水,無法開口。事實上,最后可能導致學生自信心下降、厭學等,并不劃算。
據了解,在多數歐洲小語種國家學語言的費用為3000-5000歐元/年,但是對部分學生而言,似乎沒有節省的必要。許國個人建議,“學生要根據自身條件來選擇,如果本身慢熱,可以先在國內打一點基礎,再去國外讀語言基礎,純粹的外域環境對提升口語、語言架構能力的幫助很大;如果是適應能力較差的學生,更應該在國外讀語言基礎,這樣對他融入當地環境、接受專業課有一個緩沖階段。 ”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