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敘利亞內戰、利比亞內戰等,全球戰火不斷。在這些戰爭中,九個頭條網發現其中不乏中國籍士兵的身影。而他們的經歷和理想卻不盡相同。參加尼共游擊隊的中國大學生嚴良斌被稱為一名“真正的共產主義戰士”;皈依伊斯蘭教的王波被認為在比亞內戰期間發揮了突出作用;為美國戰死伊拉克的孫明則在死后陷入了是“英雄”還是“罪人”的爭議中;去法國當兵的中國人則單純地想用5年青春換國籍……看中國人中的個體,以何種不同的姿態參加著異國戰爭?
1、中國大學生加盟尼泊爾毛派游擊隊震驚全世界
中國新聞周刊9月26日刊登相關文章,文中提到尼共(毛)游擊隊中有一名叫嚴良斌的中國青年。
嚴良斌,生于湖南,畢業于西北大學,2004年,他以旅游簽證進入尼泊爾,并且輾轉加入了尼泊爾的毛派游擊隊,成為游擊隊中唯一的中國人。2005年,他親自參加毛派襲擊當地一個警察局的武裝活動,并且受了傷。他的消息傳回了國內,人們對現在仍然存在這樣一位充滿浪漫主義的年輕中國人感到驚訝。而嚴良斌的回答言簡意賅:“在尼泊爾,你可以用武器追求你自己認定的真理和正義。”將近半個世紀以來,尼泊爾一直是個君主制王國,經濟情況惡劣,社會底層農民對王權統治和森嚴的種姓制度懷有強烈的抵觸情緒,絕大多數農民因無土地成為“失業或未充分就業農民”。1994年,尼共(團結中心)領導人普拉昌達,因不滿該組織幾大派別堅持“非暴力不合作的和平道路”,決定另辟蹊徑,建立“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展開人民戰爭。普拉昌達宣稱自己相信“槍桿子里出政權”,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的武裝道路。到2004年,尼共(毛)已控制了廣大農村地區,兵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嚴良斌算是這個時代的局外人。在一些中國論壇里,他被稱為“真正的共產主義戰士”、“21世紀支援世界革命的唯一中國人”。
2、一名中國人曾在利比亞內戰中“發揮了突出作用”
據利比亞媒體報道,一名“具有特殊經歷”的中國人由于在經由土耳其轉機回中國的時候在土耳其神秘失蹤,此人名叫王波,在利比亞皈依伊斯蘭教后改名“優素福·王波”。2011年王波作為反對派武裝的一員參加過利比亞戰爭,據他反對派武裝的朋友們稱,在利比亞內戰期間,他發揮了突出作用,幫助把受傷的武裝人員撤離到突尼斯。大約50名左右自稱是王波朋友的利比亞當地人非常關心他的下落,9月2日這些人舉著王波的照片到中國駐利比亞大使館詢問王波的下落。據悉,王波早在2009年就在印尼皈依伊斯蘭教。2011年利比亞內戰爆發時,他正在利比亞的一家中國公司工作,他沒有遵從中國政府要求本國公民撤離利比亞的命令,而是參加了利比亞內戰。當年3月18日在的黎波里的一場演說中,他公開譴責卡扎菲攻擊班加西。據說,王波利用中國人的身份,用車輛從首都的黎波里向利比亞西部津坦鎮偷運物資,運送食品和藥品給反對派武裝。他還被認為參與過為北約轟炸確定戰略目標以及幫助反對派武裝在一處設施內找到藏匿的軍火庫。在參加完利比亞內戰之后,王波并沒閑著,又加入了敘利亞反政府武裝。據印度報業托拉斯今年3月的報道,王波當時參與了對敘利亞政府軍的作戰。他還上傳了一段手持卡拉什尼科夫步槍射擊的視頻,一時間引起網絡關注。所以,根據利比亞媒體分析,王波此時再入敘利亞的可能性很大。
3、為"綠卡"搏命戰場
中國籍士兵戰死伊拉克引爭議
2007年1月9日,駐伊美軍年僅20歲的中國籍士兵孫明在拉馬迪陣亡,成為首位在對伊戰爭中陣亡的中國籍士兵。幾天后,孫明被追認為美國公民。在1月22日的葬禮上,美軍代表授予孫明父母象征最高榮譽的青銅和紫心勛章。加州州長施瓦辛格要求州政府為他降半旗。州議會大廈也下半旗致哀。孫明生前有兩個愿望:一個是參軍;另一個是取得美國國籍。臨死10個月前,他實現了第一個愿望。他也實現了第二個愿望——但卻是死亡之后。1月9日這天,當孫明所在小隊在巴格達以西的拉馬迪巡邏時,突然遭遇一小股敵軍的火力襲擊,孫明不幸中彈陣亡。孫明死后,孫明的爸爸對美軍的制度提出了質疑,因為兒子只接受了兩個月的集訓就上了戰場。就在孫家得知消息的前一天,布什總統剛剛宣布了他雄心勃勃的增兵計劃,他將向伊拉克增派2.15萬士兵。孫明的死在中國互聯網上引發了熱議,爭議的焦點在為了“美國公民”的身份不惜去伊拉克打仗,孫明到底是“英雄”還是“罪人”。
而為一紙“綠卡”搏命于戰場的中國籍美軍士兵,應該不止孫明一個。據媒體報道,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南加州陣亡美軍中,至少有三名華裔,除孫明外,還有富樂頓36歲的招康乃和洛杉磯縣22歲的越華裔盧褟念。
4、中國留學生加入法國外籍兵團
5年青春換國籍
法國軍事干預馬里內戰,從電視新聞畫面中,不少人發現奮戰在最前線的是法國外籍軍團。“法國外籍軍團”是一支專門雇傭外籍志愿兵的部隊,在19世紀期間是法國殖民作戰的前鋒。1999年法國頒布《熱愛法國流血法》,規定外籍士兵因作戰受重傷即可獲得法國國籍。中國小伙張偉嘉就是在阿富汗戰場負傷而成了法國英雄,并獲得法國國籍。此外,服役5年即可獲得10年居留權;服役期內月工資比很多白領還高。中國很多年輕人是以留學生身份來到法國,之后選擇到外籍兵團當兵。法國外籍兵團中,華裔士兵數量排名總數第三位。在1995年那次被派往南斯拉夫執行任務的輪船上,法國外籍軍團中國籍士兵李厚霖第一次感受到死神如此貼近。當時長達4年多的波黑內戰已近尾聲,但巴爾干半島依然籠罩在硝煙中,傷亡人數每天都在上升。晚餐時,每人桌前上了各種昂貴的海鮮和鵝肝,吃完后,每人收到一份遺書,內容已用法文打好,只需在空白處填上自己的姓名、親人的聯系地址和電話即可。輪船到岸后,一些戰友悄無聲息地消失了;到了戰場不久,兩個戰友自殺了,其中一個才18歲,拿著沖鋒槍朝自己喉嚨連開數槍。李厚霖堅持了下來,“我盡量去想四年后的事情,那時,我已經拿到法國國籍,還做起老板了。我會活到那天的。”“在戰場上,沒有兄弟的支撐,一個人是非常脆弱、容易擊垮的。
”對另一位中國籍士兵馬凱來說,真正當了法國兵以后,情緒還是有很大的起伏。“一奏《馬賽曲》,感覺就不一樣。以前升的是中國國旗,現在升的是法國國旗,有時心里直哆嗦。”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