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文網據華盛頓郵報報道:根據華盛頓郵報近日所作的一項調查顯示,在美國經濟復蘇進入第四個年頭之際,大多數美國人認為美國夢正日漸虛無。
盡管大多數美國人仍然對努力工作和接受教育能為自己創造機會深信不疑,但他們對于通過明天會更好這樣的信念已經逐漸喪失。
該項調查數據顯示,只有39%的人仍然相信美國夢的存在,即他們的子女會過上比他們更好的日子。2/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擔心如何去讓家里的基本費用開銷得到滿足,1/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擔心著自己的工資。似乎沒有人對自己的工作剛到滿意。58%的受訪者認為他們比他們應該賺得更多,還有超一半的受訪者認為自己不會在五年內找到滿意的工作。而與以往調查數據相比,最明顯的是,越來越多的人害怕丟失自己的工作。
究竟什么是“美國夢”,有數不清的說法。有人將上世紀20年代胡佛在競選總統時的一句口號作為對“美國夢”的通俗解釋:“家家燉雞肉,戶戶有汽車”。1931年,美國著名歷史學家詹姆斯·亞當斯在其代表作《美國世紀》中這樣描述“美國夢”:“它是讓這片土地上每個人生活得更好、更富裕的夢想,讓每個人都有施展才能的機會,并取得相應成就”。社會活動家伍德布里奇說,現在無論是農場里唱歌的女孩加入紐約愛樂樂團,還是得克薩斯牛仔成為“超級碗”橄欖球賽的明星,都是實現“美國夢”的體現。
在許多人眼中,經過努力奮斗邁向成功和富裕,獲得更好的生活就是實現了“美國夢”。然而現實的情況遠沒有這么樂觀。美國經濟政策學院的數據顯示,美國社會的流動性從20世紀70年代之后便不斷下降,最近30多年來,只有12%的人從收入最低的20%的社會底層上升到收入最高的5%的上層。有分析人士說,如今的美國早已告別了趕著一輛馬車到西部淘金,幾年時間里就從窮小子變為百萬富翁的年代。美國社會出現了“縱向流動停滯癥”,在美國排名最靠前的146所學校中,75%的學生來自美國最富裕的25%的家庭。
然而美國夢卻依然吸引著無數的外來移民, 美國夢”不僅是美國人的夢,它從誕生之初就與移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17世紀,一群懷抱理想的清教徒告別了封建世襲制度統治下的歐洲大陸,漂洋過海來到北美,希望在這里建立一個與歐洲舊大陸完全不同的新國家。20世紀,美國如日中天,包括歐洲和第三世界國家的許多人懷著夢想奔赴美國。現在雖然許多美國人認為夢想已經破滅,但它對外來移民仍有著很大的吸引力。 有人表示,“美國夢”不僅代表著“從洗碗工到百萬富翁”的白手起家,還代表著“移民國家”、“良好的教育”等,這也是值得歐洲學習的地方。或許正如路透社評論的那樣:“美國夢仍像燈塔一樣照耀著一批批希望改善生活的移民。”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