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由丹麥王國駐上海總領事館旗下的丹麥科創中心主辦,旨在宣傳丹麥留學、求職信息的“丹麥日”活動于北京大學舉行。據悉,為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丹麥教育、就業的發展機遇,活動當天包括哥本哈根大學、奧胡斯大學在內的丹麥各大名校悉數到場,來自丹麥的嘉士伯、諾和諾德、樂高等全球知名企業亦紛紛參展。
學術研究引領全球
助增留學成果
作為全球發達國家,地處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丹麥,以高福利為國內所熟知。事實上,身為知識密集型社會,其不僅在清潔能源、生物科技、IT及設計等領域擁有世界領先研究水平,在諸如制藥科技、通信、商科等范疇也可提供首屈一指的國際化教育課程。
以此次參展的哥本哈根大學為例,該校始建于1497年,是丹麥歷史最為悠久的高等學府。在其推崇的研究與教學相輔相成的核心理念指導下,哥大以高規格的研究水準及優秀的學術環境著稱,目前已培養出八位諾貝爾醫學和物理學獎得主。
談及參展“丹麥日”的緣由,哥本哈根大學人文學院國際事務專員克里斯蒂安·比奇(Kristian Bitsch)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中國學生普遍具備較高的學習水準,此次參展旨在連接中丹兩國學生群體,在向中國申請者介紹哥本哈根大學的同時,也是校方招收優秀學生的重要途徑”。
此外,來自丹麥奧胡斯市的奧胡斯建筑學院國際事務專員約爾延·赫爾斯楚普(Jorgen Helstrup)也解釋說,“丹麥教育種類眾多,伴隨中國留學比例的提升,近幾年留學丹麥獨立專業院校的人數逐年增多。作為丹麥知名的建筑類院校,我們有必要積極宣傳學校,并借此為中國學生提供更多富于專業性的優質教育資源”。
獨立學院合作辦學
助增求學機遇
據主辦方介紹,丹麥高等教育具有較高自主性,在備有多種課程專業以供學習之余,在院校、學位設置方面,教育部門也設立有多個類別以供擇選,例如院校有綜合性、獨立性之分,學位則有職業教育、專業本科、大學本科、碩士、博士之別。
對此,北京商報記者在“丹麥日”活動現場注意到,在參展的院校群體中,哥本哈根大學、奧胡斯大學等綜合性大學頗受學子關注,而建筑學院、商學院等專業性獨立院校亦不乏亮點。
據約爾延·赫爾斯楚普介紹,作為區別于綜合類大學的獨立院校,該校具有建筑學教育的獨特優勢,“建筑學在丹麥具有悠久歷史,本校的建筑碩士課程除沿襲傳統的課程教學外,還開設了工作室實踐,并在北京設有學術中心”。
同時,更為值得關注的是,代表中丹兩國合作辦學項目成果的中國科學院大學中丹學院也亮相該展覽。據中國科學院大學中丹學院招生學位主管彭笑菊介紹,該院由中國科學院大學與丹麥科學創新科教部和八所丹麥知名高校共同發起創建,目前在校碩士、博士生可被授予雙學位,“本院實行中丹雙導師制,實行全國統招報考,招收中丹兩國學生,學生有機會赴丹麥參加為期3-6個月的實習,相信這種整合兩國教育資源的授課形式有利于培養國際化高級專業人才”,彭笑菊具體介紹道。
生活就業環境利好
助增“雙保險”
據蓋洛普2010年一項全球民意調查顯示,丹麥人有著全球最高的生活滿意度,每個丹麥公民借助福利制度可以確保工作與生活的良好平衡,留學期間,國際留學生也可享受到廣泛的公共服務。此外,作為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國家之一,丹麥完善的醫療體系也有益于幫助國際留學生在留學期間獲取免費的醫療救助。
在中國學生較為關心的就業層面,丹麥王國駐上海總領事館科技領事郎思賢表示,“伴隨全球化進程,丹麥企業在華設立分公司的趨勢加快,同時丹麥企業也迫切需要尋找具有丹麥留學經歷的職員,因此赴丹麥留學的中國學生扮演起了丹麥大學和企業間橋梁的角色”,在丹麥企業積極報名參展的同時,“可以看出丹麥駐華企業對中國留學生的認知能力較為認可”。
此外,在丹麥本土就業方面,業內留學專家也介紹,丹麥具備就業、創業的利好環境,“非歐盟國家的國際留學生畢業后可獲得丹麥最多六個月的居留權時間以供找工作”。
“同時,列格坦研究所(Legatum Institut)公布的全球繁榮指數也顯示,在全球范圍內,丹麥國民因為具有將創新思維付諸實踐的充分機會而榮膺2011年全球最佳創業環境榜首。”該位專家補充說道。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