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來說,其實辦事方法什么的都沒什么好不習慣的,反正入鄉隨俗在哪都一樣。
但是對于文化的態度和生活習慣的選擇上,卻發現自己真的是與周圍人有些格格不入,或者說在和朋友們消遣的時候心里卻向往著另一種娛樂的方式。
『希望國內的有更好的藝術氛圍』
我家在南方的一個小城鎮里,雖然這是我家,也有很多過去的朋友、同學,但是他們喜歡去會所唱歌、搓麻將,晚上很晚了還吃夜宵和燒烤,當叫了我幾次發現我不感興趣后也就漸漸淡了往來。
我在紐約住了4年,經常買學生優惠票跑去看百老匯的音樂劇,偷溜進學校劇院看校樂隊的交響音樂會,偶爾去看看舞蹈隊的新舞彩排,去鄉村小酒吧聽聽不知名新人的脫口秀,看藍調演出、聽爵士演奏,或者在MOMA閑逛一天研究研究梵高的《向日葵》。
當我回國之后,我發現這里竟然沒有『藝術』存在的空間,在紐約藝術是像空氣一樣自然存在的生活必需品,每個人都會因為談論藝術而變得愉快。這不是什么由奢入儉、由簡入奢,當一個人的生活有了保障之后,自然會開始追求藝術。而少了藝術的調劑,人的心靈總歸不是那么暢快。這也是為什么在我周圍雖然跑著名車,充斥著名牌,卻還是會覺得缺了些什么,讓他人覺得沒有品位了。
『希望所有人都有自己的活法,而不必做各種奴』
還有是生活方式上,回國后我發現大家心中似乎都有一個非常模式化的生活方式存在:找穩定的工作、賺大錢、30歲前不結婚是大罪、有錢了移民等。并且特別喜歡干涉別人在此之外的生活選擇,尊重似乎是一句空談。
所以其實再回國后,交到有共同話題的朋友也挺難的。總結的各個項目請見表格: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