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僑報網編譯報道,目前,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來美國接受美式中學教育。在完全陌生的環境中,小留學生最大的障礙,除了語言交流問題,還有同學偶爾發泄的仇外心理。
波士頓大學官網(BUToday)5月22日報道,目前在波士頓大學求學的顧力力(Lili Gu,音譯)在中學10年級時,就開始了留學生活。他還記得,第一次面對眾多白人同學時,他感到非常惶恐。
當時,顧力力的英語水平非常有限,英文寫作水平只相當于中國小學四年級的中文寫作水平。但是,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顧力力的英語水平已經能夠適應學校的課程進度。
其實,中國中學教育對小留學生影響頗深。顧力力介紹,留學期間,他在短時間內輕松通過整個高中課程,特別是數學科目。然后,前往哈佛夜校(Harvard night school)學習高等微積分。
同樣在波大求學的中國留學生張穎(Ying Zhang,音譯)在中學11年級時,就來馬薩諸塞州一所私立學校學習。
張穎還記得她的室友一開始就公開宣布,她討厭中國人。這位同學打電話到深夜,根本不顧忌她的行為已經打擾到張穎睡覺。經過一段專門學習英語的時間,張穎度過了"張嘴難"的階段,最后與這位白人同學大[微博]干一仗后,這位同學才放棄欺負張穎,最后還成為張穎的好朋友。大多中國小留學生都會經歷一段專門學習英語的時期,這段時間被認為是"儲備期".
和顧力力感覺一樣,張穎認為美國的中學課程非常簡單。張穎所在的班級有三名中國女生學習高等微積分,她是其中之一。有些同學人前人后地取笑她的突出表現。她說:"一開始,這種現象真的很困擾我。但后來,我就想他們愛說什么就說什么。這是我的生活,我有權支配。"
而在波士頓大學,張穎對學業進行了調整,進行課外學習,而不僅僅限于教授講授的課程。"如果你有問題,教授們會幫助你。他們會給你一些提示,但是你需要獨立思考。"
相比在中國上大學的同學,顧力力在波士頓大學上學則要刻苦得多。"在波士頓大學,分數很重要,如果我只滿足于以合格的成績畢業,我一定可以每天玩的很開心。"他說。
張穎表示,學生的個性決定其是否能夠適應美國教育。"我只能說,這里一半的中國學生享受這種生活。"據她估計,另一半悲觀失望的中國學生只能在畢業后返回中國。"這些學生感到絕望。他們確實需要希望,需要感受到歡迎,需要能夠說話的人。"
"如果你有很好的自我調節能力,來美國求學是非常好的選擇。你可以享受生活,也能夠學到將來適應社會的技能。但是,如果你只是為了逃避堆積如山的作業及享受假期,那么在中國會好過一點。"張穎說。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