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來臨,海外游學市場火爆。“訪名校見名人”“迅速提高英語口語”等宣傳口號,讓不少中學生趨之若鶩。然而,記者調查發現,“高額收費”“強制購物”“夸大宣傳”是很多游學團存在的問題。
昂貴的出游價格 低含金量的“證書”
寒假以來,不少機構的海外游學線路招生火爆,以美國、英國等線路最為緊俏,一些線路甚至需要提前半年預定。
記者了解到,火爆的海外游學價格不菲。在環球雅思[微博]國際游學網頁,去往美國的線路有10條,價格從32800元到78800元不等。
記者看到,標價78800元的“‘天才之旅’TOP名校修學體驗營”,包括“哥倫比亞大學學習專業新聞學、哈佛大學招生項目負責人講解申請秘訣”等。行程21天,“全程入住豪華四星酒店,紐約名牌商品工廠店購物”。
有旅游業業內人士看過這個行程后表示,在美國匯率低的情況下,這個價格太高了,行程基本相同的旅游線路只需要一半價格甚至更少。
不少家長[微博]認為收費高在于海外游學提供“大學名師授課”“招生秘聞”等內容。但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美國大學大[微博]部分是免費參觀;即使是收費的景點,對學生游學項目也有大幅優惠。而“美國名校招生項目負責人為學生介紹學校情況”是對自己學校的宣傳,不少學校本身就有這一項服務。教師授課等涉及一定的成本,但也不會太高。此外,針對中學生用英文講授專業金融、專業新聞等知識,也存在接受能力的問題。
準備出國讀大學的北京市某知名民辦高中學生東東(化名),曾花費39800元參加學校組織的赴美國暑假游學。作為第一次出國經歷,蕭蕭覺得對開闊眼界等很有幫助,但與外國人交流時,感覺聽不太懂。
記者了解到,家長送孩子海外游學的目的,一是為“增長見識”;二是為“留學[微博]預考察”或“擁有海外修學經歷”。針對家長的心理,游學機構紛紛打出“國外大學招生秘聞”“頒發游學證書”等廣告。
東東告訴記者,游學歸來收到了聯合國青年大會的證書和參觀世界銀行的證書。“很失望,證書是游學組織者自己打印的,蓋的是游學組織機構負責人的章。”
一位從事游學服務的項目總監告訴記者,證書大多是組織旅游的機構來頒發。如果不涉及到認證的話,誰都可以發。
中國對外友好合作服務中心國際教育文化交流部部長王立新認為,家長和學生應該理性對待“游學證書”。即使有專業機構頒發相關證書,在申請國外大學時,校方也會問關于證書的細節。一個15天的游學和堅持數月甚至一年的志愿者經歷的含金量是不同的。
“轉賣生源返利”“購物”乃游學團“潛規則”
海外游學團是如何運作的呢?記者在網上輸入“海外游學”搜索,得出90多萬條結果,留學中介、教育培訓機構、旅行社等都有相關業務。
記者發現,一些小型游學網站堂而皇之地“招生”,賣的卻是大型教育培訓機構的游學線路。一位游學網站客戶服務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將招收的“生源”賣給大型教育培訓機構賺取“返利”。
一位留學中介機構的市場經理透露,利用一些機構、旅行社、商會等招徠“生源”并返還“利潤”,已是業內“潛規則”,這種返利高達10%以上。
據這位經理還介紹,海外游學市場目前還沒有行業規范以及市場準入等要求。有辦理出入境資質的公司基本上都可以做,一些沒有資質的公司也通過合作等形式開展業務。“招生”是一家公司,但最終和學生簽協議、執行項目的則是另外一家公司。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不少海外游學團由海外旅行社負責地接。有關教育的行程,找一些有能力的海外商會、社團進行合作。一部分海外地接社因為“成本高、利潤薄”等問題,可能通過增加景點和購物來增加收入。因此,一些游學團也存在“購物”等問題。
高利潤、低門檻的游學市場亟待規范
環球雅思國際游學部總監稱:“海外游學環球雅思做了8年,迄今已經接待了上萬名學子去海外游學,每年市場增長基本上在40%到50%之間。”
王立新發現,這一蓬勃發展的領域呈現三個特點:首先,不少家長認為“留給孩子一套房子不如留給他一個未來”,原來“攢錢買房”的觀念變成了“教育投資”,花錢不含糊。其次,二三線城市的家長、學生越來越多;最后,消費能力普遍增強。
北京交通大學[微博]旅游系主任張輝認為,游學、修學等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部分,在國外已經有很好的實踐。然而,在其他一些國家的教育實踐中,修學的成本主要由國家負擔。而我國國民教育以外的教育由家庭負擔,因此產生了針對家庭的私人產品,容易形成高價市場。
張輝認為,應該由旅游和教育部門協同制定一套規范修學旅游的標準,嚴格篩選有資質的社團并定期進行資格審查。
此外,業內人士強調,家長應針對孩子的留學需求理性選擇外出項目,讓孩子通過短期游學提高英語水平、拿到國外名校推薦信的想法,都是不切實際的。(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