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走在歐洲各大校園,隨處可見衣著奢侈品牌的留學生。20多歲正是最美好的年華,打扮并沒有錯,購買奢侈品也無可厚非,但留學生購買奢侈品一定要量力而行啊。
評論摘編如下:
小靜(化名)是今年3月來到意大利留學的新生,筆者是前兩天在一家華人餐廳里認識她的,當時聽她口音是筆者的家鄉人,于是就多聊了兩句。很難想象在餐廳里跑堂的小靜換下工作服后從頭到腳一身的名牌,粗略估計她這一身行頭至少1000歐元。
小靜說,她已經在餐廳工作半年了,除此之外她還兼職酒吧工和營業員。小靜每天早上6點到中午11點在酒吧打工,下午3點到6點在華人開的超市當收銀員,晚上7點到11點在餐廳跑堂。每周只有周日休息一天。筆者問其上課時間怎么協調,小靜稍有不耐煩地說她已經好幾個月沒上學了。再問其如此努力工作為何時,小靜答道,一切皆為購買奢侈品。
初來意大利的小靜對意國的一切事物感到好奇和新鮮,出于女孩子愛逛街的天性,小靜經常在放學后約同學上街購物。剛開始小靜買的都是價格適中的普通品牌,漸漸地,小靜發現身邊的同學都或多或少買起了奢侈品,而小靜買的東西已經不再能吸引同學的目光了。從小就是眾人焦點的小靜看到風頭被別人搶了,心里不甘,再加上家里條件不錯,小靜從此也加入了熱購奢侈品的行列。
小靜說,購買奢侈品確實會上癮,當你買了一個名牌包有人夸贊你的品味時,你就會想買第二個更漂亮更精致的包,如果再有人夸你適合某個大牌子時,你便恨不得買下這個牌子的所有產品,雖然你也知道這些奢侈品對于還是學生的自己來說真的很奢侈。
小靜就是在身邊同學和朋友們羨慕的眼光里找到優越感并且自此對奢侈品上了癮。為了購買更多奢侈品,小靜從離學校兩步之遙的公寓大單人間搬到位處市郊的搭鋪間,每月省出的200多歐都用于購物上了。父母發現小靜消費不正常后嚴厲追問,小靜不得不如實相告,為了讓小靜戒掉“奢侈品癮”,父母對小靜的生活費管理得越來越嚴。
即使這樣,小靜仍然不能控制自己。小靜說,以前習慣了三天兩頭給大家展示新買的奢侈品,如果一下子沒有新的了,同學反而會笑話的。再說自己也已經習慣了逛街只逛奢侈品牌,眼光已經變高了。
為了滿足自己的的“高眼光”,小靜開始四處找工作,很多零碎的雜工她都做過,有的工作太累太臟工資又低,有的工作時間太長不能再兼職其他,最終小靜選擇了現在的3份工作。小靜說,現在3份工作能為她每月帶來1100歐的收入,再加上父母給的生活費,每個月2000歐足夠支付一些打折的奢侈品。只是很久沒上課,小靜擔心自己的學生居留會作廢。最后問起小靜以后有什么打算,小靜搖搖頭沒有回答。
生活的品質在于你擁有的奢侈品數量。這是小靜在談話中常提起的一句話。然而筆者認為,如果生活被這些物質所帶來的經濟壓力所拖累那么生活連舒心都談不上何來的品質?生活的品質在于心態,生活的品味在于見識和學識。雖然穿衣戴帽各有所好,留學生有權利挑選自己喜歡的衣飾品牌,可是購買奢侈品還是應該理智一些,畢竟留學生還是學生,大多數人沒有穩定的工作和高薪酬,切勿讓這些可有可無的身外之物成為經濟的負擔,更別為了一時的虛榮耽誤了學業,父母辛辛苦苦送孩子出國是為了給孩子們提供更好的學習條件,切莫辜負了家人。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