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幾篇熱門文章幾乎都是關乎留學生就業的題材,其中不乏許多已經成功就業的案例。固然,能夠在國外學成歸來受到就業市場的青睞,亦或是獲得簽證繼續在國外工作,這些都是為他人所羨慕不已的最好結果。也許正是因為這類較為成功的案例被社會輿論大肆渲染了,導致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被父母們爭先恐后地送往國外。留學群體的年齡趨勢不斷下降,當然家長們的本意是好的,畢竟國外教育標榜的是真正的素質教育,肯定是希望在家庭經濟條件許可的條件下,讓孩子接受社會所認同的更好的教育。不過,不知道小留學生們知不知道為什么一定要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去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學習。咱們暫且不論由家長做決定去國外念書的這一群體,就只說說那些已經形成獨立意識,可以自己做決定的這一部分留學生吧!
這其中許多人是在短暫的出國游或是聽過親朋好友的描述后堅定了留學的想法,也許她們是為了追求國外自由開放的教育模式,也許是迷戀上了那湛藍的天、潔白的云,也許是喜歡金發碧眼的帥哥美女,也許還有很多種也許……反正她們就是做好出國留學的打算了。誠然,許多學生會在高中或本科畢業后選擇去國外攻讀本碩學位,也為其作出了種種努力。想必經歷過留學申請的人會深有同感,程序手續如此繁雜,出國讀個書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啊!那么更應該珍惜這段留學時光,好好讀書天天向上,待畢業才能找個既有前途也有錢途的好工作,對得住家人也不枉出國留學了一趟。
可是隨著留學大軍的壯大,海歸似乎也不再像往年那么炙手可熱了,現在想找份好點的工作不簡單。有不少的海歸們回國數月都未能找到一份令自己滿意的工作,通常是高要求的自己沒經驗做不來,低標準的又有點虧了自己海歸身份,真正的“高不成低不就”,耗著耗著就成“海龜”變“海帶”了。相信許多留學生在出國前曾胸懷遠大的志向,畢竟留過學,同時接受過中外不同體制下的教育,也算是形成了“國際化”的視角,看待問題當然也會不一樣了。而且無論是古今中外,但凡教育講求的都是學以致用,將所學內容在實際生活中合理運用,所謂理論結合實際也就是這個道理。但為什么回國后,這些國外先進教育下所學習的內容卻不能學以致用呢?這當然不能說他們在學校里沒有用功,畢竟學校與社會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環境,融入社會要的更多的是雙向溝通、處事圓滑等等處事做人的道理。有許多在國外呆過的人會講,國外的生活交際圈比較單一、簡單,在國內有點難以適應如此復雜的人際關系等等。當然環境的變化是海歸們無法一時順利找到工作的原因之一,但如果拿這個作為借口就有點不合情理了。
網上有篇熱門文章《留學3年:曾定目標賺3000萬 現只想好好打工》,這篇文章中的主人公也曾帶著宏偉的目標去留學,但是歸國之后卻又只甘愿好好做一名月薪3000的編輯,“之前很想把10萬元的車換掉,把90平方米(位于南濱路)的房子換掉,但是現在暫時不想了。只想好好地把這份工作做好。”為何這些原本懷抱雄心壯志的留學生會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呢?也許,這跟他們的實際經歷有關,或者是他們終于認清了殘酷的現實,并不是去國外讀了點洋墨水,回國后就是社會精英,可以引領時代潮流的。
家長們都是用真金白銀供奉子女在國外念書,有些家庭甚至到了不惜砸鍋賣鐵的地步,只為能夠湊齊孩子留學的高昂學費。如果說學成歸來絲毫不能體現其海歸身份的優越性,連工作都不容易找到,這還真的就像某些留學生們的自嘲“就當花錢去國外旅游了幾年”。我只能感嘆說“可憐天下父母心”啊!本應盡享天倫之樂的,好不容易忙完了子女教育,卻還要繼續為子女工作的事情勞心勞力。
所以說,即便是出國鍍一層金,也要有點真功夫在,所謂“真金不怕火來煉”。如果既學到了知識,又能夠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相信無論在哪里都能游刃有余,擁有一方施展才華的舞臺。因此請在做決定前想清楚自己要什么,自己人生的路該怎么走,不要茫茫然就加入到留學大軍之中,當真只是花錢去國外“修身養性”了幾年而已。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