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媒體報道,國際學生在報考美國商學院的申請者中占據很大比重,但最新研究顯示,他們的拒收比率非常驚人,其中又以中國和印度的申請者為甚。在報考美國頂級商學院時,中印申請者的拒收比率大幅高于美國本土或歐洲、拉美國家的申請人。在一些情況下,這些工商管理碩士(MBA)項目對本土學生的錄取率,要比中印申請者高出4到5倍。 報道援引有線新聞網CNN財經頻道消息指出,Poets&Quants的最新研究顯示,在一些著名商學院,國際申請者的人數已經超過本土生源,比如麻省理工大學的Sloan商學院、杜克大學Fuqua商學院、密歇根大學Ross商學院。
在普度大學krannert商學院,最新的MBA申請者中近八成來自海外。華盛頓大學Olin商學院去年1490名全日制MBA申請者中,也有七成不是美國人。
然而在所有上述名校,國際學生的錄取率都遠遠低于他們在申請者中的比重。雖然國際生占了申請者的七成,但華盛頓大學Olin商學院最新入學的學生中只有35%來自海外。
同樣,盡管杜克大學Fuqua商學院全日制MBA項目的3452名申請者中,有高達53%的國際學生,但今年秋天的新生班中僅有三成來自海外。哈佛、斯坦福、沃頓和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均拒絕提供相關數字。
一份全美排名前十商學院的內部招生報告,也印證這一結論。報告顯示,來自中印申請人的拒收率要比美國本土、歐洲、拉美、非洲或中東的申請人高出4到5倍。去年,大約兩成被錄取者來自中國和其它亞洲國家,22%來自印度。中國和印度申請人的錄取率分別只有10%和8%,而美國公民的錄取率高達39%。
來自世界其它地區的申請者,錄取率也好過亞洲國家的申請者。歐洲申請人的錄取率高達39%,拉美和中東也有26%,整體錄取率超過25%。
大學招生官員指出,錄取率失衡由多種原因造成,從保證族裔多元化到存在語言障礙都有。中印申請人拒絕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報考人數太多,而語言障礙會導致一些國際學生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遜于本土學生。更重要的是,不能達到中印學生畢業后留在美國就業的預期。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