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州政府對教育撥款的日益減少,傳統觀念上認為就讀商學院的學生畢業之后就業薪資相對其他專業來說較高,能夠承受較高的學費,所以越來越多的學校對商學院的學生收取高于別的學生的學費以用于平衡財政收支。而在商學院中,MBA項目自然是首當其沖的收費大頭,各個商學院在面臨財政收緊的關頭,使得每年爬升的學費增幅更顯著。
美國商業周刊評論指出,由于經濟衰退對各州財政支出的影響,全國范圍內的大學更為傾向將支出的重擔轉嫁到學生和家長身上。但對于美國商學院的MBA,日益昂貴的費用已經不是什么新鮮話題。對比2004年和2010年美國商業周刊調查的Magic 7 MBA的學費,2004年兩年全日制MBA的平均學費是7萬多美元,到2010年就已經上到了六位數,年增長率超過8.5% 。這還僅僅是學費,不包括MBA所需負擔的生活費等開銷。坐落于繁華紐約曼哈頓上城的哥倫比亞商學院,以總計為$168,307美元被評為最昂貴的頂級商學院。
華盛頓一個無黨派的智囊團財政預算和優先政策研究中心發表了一份報告,從此次經濟衰退開始至少有43個州削減了高等教育的經費,而更為嚴重的政府財政預算收緊會讓州立大學在2012財政年度雪上加霜。 到目前為止,以聯邦政府緊急援助形式的刺激經費已經緩解了許多大學財政上的短缺。但大多數的援助已經用完,因此,州立大學在明年財政形勢更加嚴峻。
面對州政府教育撥款削減的步步逼近和聯邦教育刺激基金的即將到期,田納西大學Knoxville商學院院長 Jan William 感到很焦慮。因為過去七年見本科生由2004年2500人翻了一翻多,達到5300人。William不得不尋求其他資金來源,不然無法再接受這么多的學生。今年秋季開始,商學院已經對學生每個學時加收50美元,一個人四年的學費就增加大約3200美元。這一舉措將能為商學院帶來額外4百萬美元的運作經費,聘請十多位新教授,添加新課時,減少課堂人數。
學費的上漲的確是申請人必須考慮的一個現實問題,但留學專家子溪認為,美國商學院學費的增長對于中國的MBA申請人來說并沒有那么可怕,最近幾年中美匯率有較大浮動,以美元來看增長很快的學費換成人民幣之后相對來說增長幅度并沒有那么大。
子溪幫我們算了一筆賬,2004年時人民幣美元匯率(中間價)約為1:8.27,保持著十多年來的在一個狹窄的范圍內波動的局面。而從2007年開始,迫于各種壓力,人民幣美元匯率開始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到2010年6月30日人民幣美元匯率(中間價)為1:6.79。在這六年中匯率上漲了18%, 而換算成人民幣的商學院學費的平均年漲幅不到4%,這其中還沒有扣除全球通貨膨脹等因素。
留學專家建議考慮讀MBA的人都算算機會成本和收益之間的關系,如果把包括匯率和通脹在內的機會成本與日益回暖的MBA就業市場的回報相比,讀美國商學院MBA的這筆投資就不能不算是明智之舉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