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爭奪優秀生源簽協議預錄
近日,復旦大學發表聲明稱被人使詐“挖走”優秀高考生源一事引起媒體關注。實際上,每年高考放榜后,多所頂尖高校的招生老師都會聯系高分考生,通過介紹學校、專業優勢,甚至提供高額獎學金,“游說”考生報考,有的高校還會與考生達成協議預錄取,希望能在統一錄取開始前提前“掐尖”。
港大“搶”下11位內地高考頭名 簽預錄協議是名校圈定高分考生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不到最后一刻,有考生即便事先簽了協議也會“毀約”到其他高校。復旦湖北招生組的馮瑋認為,簽預錄協議本身就不公平,“預錄協議約束了高校,卻約束不了考生”。
港大45萬挖走
廣東文科尖子
高考放榜那一天晚上,廣東實驗中學的高分考生周瑞凱就接到了清華大學招生老師的電話,邀約見面詳談,“跟我介紹了學校的情況,還重點講了講我感興趣的專業”。其后,港大、北大招生人員也聯系上周瑞凱,港大還提供了全額獎學金的條件,但考慮到“香港的商業氣息比較濃,可能不適合我本科打基礎”,周瑞凱還是選擇了北大的元培班,準備向數學方向發展。
不少高分考生和周瑞凱一樣,在分數公布后就接到名校拋來的橄欖枝,最后在高校的“生源大戰”中,一些考生改變了最初的想法。如執信中學的文科高分考生賴綺玫,本已在高考前獲得清華大學自主招生資格,能夠降60分入讀該校的法學系,但在高考后她通過了香港大學自主招生,港大還開出45萬元獎學金的誘人條件,賴綺玫最終決定選擇港大。
達成協議預錄取
高校提前搶生源
簽協議預錄取,是高校提前鎖定優秀生源的方式之一。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有高校會在各省設立臨時宣傳組長,可以接受優秀生推薦,這些優秀生的分數都比較高,只要能投檔到高校基本會被錄取。如果不能順利投檔,學校會在政策范圍內對投檔比例做傾斜,盡量錄取優秀生。
記者獲悉,有省外高校近年都會給廣東全省排名前500名的考生打電話,詢問報考意愿。復旦招生官方微博介紹,復旦本著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與各省市的考生、家長面談協商、咨詢,最后確定預錄取協議,并嚴格依法落實協議規定。
生源爭奪戰不僅要“掐尖”,還要抬尾。與省內名校相比,外省高校的招生計劃相對要小得多,非平行志愿報考很容易造成學校斷檔。特別是名校斷檔,會使得當年的最低錄取線相對低不少,盡管只是幾個人,卻會造成這所高校生源質量不高的表象。
平行志愿下盡管名校斷檔的幾率大大減少,但錄取的最低分仍影響高校下一年的招生,高校焉能不重視。“學校不愿意將分數線拉得太長,在招生過程中還是會重視提高整體質量 。”
專家:別讓考生
淪為“高分奴隸”
“‘掐尖’并不以學生的興趣和志向為基礎,也不以培養和造就學生為目的,純粹只是出于高校自身的考慮。”教育專家熊丙奇說,這是由于中國大學的生源質量不僅關系到學校排名,也直接影響到學校所能獲得的各種資源。有專家認為,生源爭奪戰難免對考生心理造成影響。面對多所高校的“哄搶”,考生很容易產生驕傲心理,淪為“高分奴隸”。
簽預錄協議是名校圈定高分考生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到了最后一刻,有考生即便事先簽了協議也會“毀約”到其他高校。復旦湖北招生組的馮瑋認為,簽預錄協議本身就不公平,“預錄協議約束了高校,卻約束不了考生”。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