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去年的強勢勁頭,澳元對美元匯率持續走高——近日悉尼匯市盤中澳元對美元匯率一舉突破1比1.1的心理關口,創1983年澳大利亞實行匯率浮動制以來新高。無疑,澳元在外匯市場的強勢表現反映了澳大利亞經濟的強勁勢頭,對于經濟的某些部分是好事,但是,“瘋狂的澳元”對于其他一些部分則可能是負擔。
四大原因推動澳元猛升值
從1983年12月澳大利亞實行匯率浮動制以來,澳元匯率雖然有高有低,但平均水平基本在1澳元兌70美分左右。不過,去年6月中旬以來,澳元對美元匯率猛漲,10月15日在倫敦外匯交易市場,澳元兌美元匯率一度達到1:1。這是27年來澳元對美元匯價首次持平。澳大利亞副總理兼國庫部長懷恩•斯旺稱此事具有“里程碑意義”。
今年,澳元對美元持續升值,近來更是不斷創出歷史新高,在短短40天的時間里升值超過9%,一舉突破1比1.1心理關口,為1983年以來最高。澳元匯率漲勢為何如此迅猛?
首先,美元大幅貶值直接導致澳元上升。近來,美元不但對澳元,而且對歐元、人民幣等許多主要貨幣都迅速走軟。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李建軍表示:“美元走弱,增加人們對澳元信心。”
其次,澳大利亞的高利率吸引了大量海外資金。相對美英在歷史低位的基準利率水平,澳大利亞基準利率多次被上調。澳元作為交易量世界第五的貨幣,利率又在西方發達國家中名列前茅,吸引了不少外國投資和熱錢。一些外國中央銀行為分散持有大量美元資產的風險,也對澳元資產發生興趣。
另外,澳大利亞經濟近年來保持著良好發展勢頭。斯旺直言不諱地表示,澳元匯率上漲反映了澳大利亞經濟增勢良好:“我們的就業增長非常強勁,失業率約為美國的一半。投資增長也非常強勁。澳大利亞將于2013年實現預算盈余”。斯旺的話沒錯,澳大利亞的確是發達國家中經濟增長最為強勁的國家之一。日本大地震后,澳元兌美元匯率一度跌至1以下。隨后,在全球商品價格飆升和澳聯儲升息預期的雙重作用下,澳元匯率轉而大幅上漲,再次刷新澳元自1983年匯率自由浮動以來的最高紀錄。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