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初三年級學生和家長選擇的時候。對一些有意識的家長而言,高中階段的選擇已經意味著對學生未來升學方向的選擇了。所以,他們糾結的不是讀某所高中,而是不知該讓孩子讀普高在國內發展,還是讀國際高中以便將來出國留學。
“我的成績不錯,但是考國內頂尖大學還很難,上個普通一本,內心又不甘……”“孩子數理化學得艱難英語還好,她很向往國外大學的學習環境,我不知怎樣才能讓她順利出國留學?”、“有朋友的孩子在國外讀了好幾年預科,錢花了不少,結果文憑都拿不到。留學的風險怎樣規避?”、“通過中介幫忙就能考取國外的大學?去國外就一定是能去名校?什么樣的留學生才算含金量高、有真才實學?”
每一位做家長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考上名校,那么從高中開始怎么規劃,如何選擇,才能使孩子不走彎路,做出最正確的求學選擇?
一、全家人的煩惱
送孩子出國留學值得嗎?
“是否送孩子出國讀大學?”
其一,考取知名學府的概率。中國有1000余所大學,美國有4000余所大學。但即使中國頂尖大學也很難進入世界排名前100強,而美國大學占有世界前100強的60%。因此,放眼全球考取名校的概率則高出考中國頂尖名校幾十倍。
其二,國內外大學的比較與選擇。面對現實分析,如果學生只能考取國內二流或者更次的大學,是否選擇一所發達國家的優質學校更值得?答案是肯定的。劉校長說,他到國外名校考察期間,對于“以學生為本、成就自我、有益社會”的精英觀念,濃厚的學術氛圍印象深刻,優秀的教授往往會帶本科生,為學生的成長傾注心血。當然,留學也是機遇與風險并存。孩子的自我管理、國外環境的適應能力、安全、社交能力等等。不說風險是不負責任的,不過成功留學的畢竟占絕大多數,說明風險是可以管理和規避的。
其三,家庭教育投入開支。這個預算應該包括從高中階段直到大學畢業約7年間的教育投入,將其合理的分配。而國外的大學一般都會為優秀的留學生提供獎學金、學術項目資助和創業計劃援助等支持;可以緩解家長不少的經濟壓力。
二、國外考試PK中國高考
理性選擇 提早準備
“常常有家長會與我探討,是不是可以兩手準備,國內高考、國外高考都參加呢?”劉校長說,“兩手準備”只是一個良好的愿望,對絕大多數學生來說,這是不可能完成好的任務!因為國外大學的招生一般會提前一年至半年的時間。這就意味著,學生在高二的下學期至高三上期前,就得達到國外大學入學的錄取條件,也說是說,學生實際為準備國外大學申請而學習的時間僅為兩年到兩年半的時間。這兩年間還得通過托福或雅思、美國高考SAT甚至大學先修課程AP的考試,其難度并不亞于中國高考。而時間卻整整提前了一年!
這要求學生與家長一定要根據現實與愿望平衡后理性地選擇:在高中階段,一個學生的智商與學習能力是基本確定了的,目標是中國大學就應當選擇普高課程和中國高考,目標是美國大學就應當選擇國際高中課程和美國高考。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