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國《歐洲時報》報道,2009年和2010年,法國相繼曝出土倫大學和巴黎十三大兩所高校中國留學生買賣文憑和注冊舞弊事件,一度引起法國社會強烈關注。這些造假行為既損害了中國留學生的形象,又抹黑了法國高校的聲譽,也迫使法國政府采取對策,將目前中國學生作為個體自主申請入學為主的模式改為以法中政府間或大學間合作組織中國學生來法為主的模式。據法國國際廣播電臺中文網報道稱,《回聲報》近期就發表文章對在舞弊事件后法國政府中國學生招收制度上的改變進行了報道。
該文章指出,政府依然歡迎高素質的中國學生來法留學,去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來法時,兩國首腦都提到要把中國留法學生的數量提高到5萬人。但目前的狀況是很多留學生的素質并不令人滿意,他們中大部分是在中國國內上不了大學的,完全稱不上是中國學生中的精英;而且,素質不高的最顯著表現就是法語水平不夠,有的大學出于掙錢的考慮,讓法語水平不夠的中國學生花重金先學一年法語,加重了他們的花費,有的中介機構收取5000歐元,讓他們死記硬背考試答案,還有中國學生向法國大學出示的是假學歷證明。
文章也認為,中國的優秀學生更多選擇英美名牌大學。文章舉出數據稱,十幾年前,來法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占14%,現在下降到5%。
針對這種情況,文章說,法國高等教育部一方面要求法國大學對申請入學的中國學生進行嚴格篩選,提高生源質量,比如,從2009年開始,高等教育部開始按照通過考試的學生數量來撥款,而不是按注冊人數來撥款;一方面自身也出面與中國政府的教育部門進行合作,推行一種有組織的形式,幫助中國學生來法國大學就讀;此外,還采用各種方式讓中國學生了解法國教育制度、各大學專業等信息,方便他們來法國學習。
文章稱,目前,來法國留學的中國學生中,有五分之四屬于自己單獨聯系注冊,五分之一通過中法校際合作計劃前來。法國高等教育部的目標是把上述比例顛倒過來,力爭把通過法中校際合作計劃來法留學的中國學生比例提升到五分之四,并把來法國就讀碩士博士學位的比例從現在的50%提升到75%。
目前,法中校際合作協定已有300多個。法國今年一月在中國沈陽開設了第七個為中國學生提供信息服務的“法國大學中心”。法國每年都要在中國舉行兩次大學沙龍,每次都有上百家法國大學參加并利用這一機會和在網上申請注冊的中國學生進行現場接觸。去年11月在上海舉行的中法高等教育論壇,參加者有200多位。法國大學希望通過與中國大學的合作,方便進行考試篩選,提升中國學生質量。
文章認為,法國政府與大學的努力已經顯示出一定效果,來自上海的中國留學生中,有組織而來的比例從2007年時的34%,提升到去年的43%;但法中國情不同,要讓中國來法留學生的數量和素質都讓人滿意的確還需要一個過程。
【相關閱讀】 灰色產業鏈 誰為中國留學生舞弊案買單?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