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6點,韓國留學生羅正殷在浙大紫金港校區上完課走到公交站開始等車,她跟朋友約好,到東坡路一家茶餐廳吃飯。
這已經是羅正殷來杭州的第六個年頭了。說起在杭州留學的經歷,她用“非常喜歡”來形容。
昨天,浙江省教育廳通報了一個數據:據最新統計,2010年像羅正殷一樣在我省高校學習的外國留學生達到10571人,首次突破萬人。
10年留學生增長13倍
據了解,1999年,我省留學生人數為735人,而去年則達到10571人,10年間留學生總量增長了13倍之多。留學生來源國也更為廣泛,從當年的49個擴大為107個國家。
“之前的國家多以亞非等發展中國家為主,現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的人數也逐年增多了。”省教育廳副廳長蔣勝祥舉了個例子,根據去年的統計,美、英、德三國留學生的數量在我省留學生國別排名中分別位列第三、第四和第五位。
同時,我省接受外國留學生的高校數量也顯著增加,從1999年的11所增加到了現在的33所,其中,中國政府來華留學獎學金接收院校從2所增加到6所。
仍屬“貿易逆差”
不過,雖然我省留學生教育發展形勢喜人,但卻一直是“貿易逆差”的狀況。而且與全國其他省市相比,我省留學生數前年僅位居第八,這與我省在全國所處的經濟地位明顯不相稱。
蔣勝祥舉例,根據留學中介的統計,去年我省去國外高校留學的人數為12000多人。不僅人數上有差距,雙方在消費水平方面也有大不同:來我省的外國留學生每年花費也就幾萬元,而我省學生出國留學每年花費動輒一二十萬。
羅正殷是2005年來到杭州的,她說,自己喜歡杭州優美的景色,非常適合學習和生活。在對浙大的教學水平進行了解后,她最后選擇了浙大的英語專業。
“是自費的,當時學費是19800元一年,住宿費也不貴,一年不到1000元,其他方面我也很省,每個月生活費在2000元左右。”羅正殷說,比起韓國的高校,這個費用很實惠。她舉了個例子,韓國大學的學費大概是每年34000元,接近浙大的兩倍。生活成本則更高,1500元人民幣也就夠每個月坐坐地鐵、公交車的交通費。
去年,羅正殷讀完了本科的課程,但卻一直舍不得離開杭州,剛好她申請到了孔子學院的獎學金,于是繼續留在浙大,開始攻讀國際漢語教育專業的碩士學位。
比起在浙江的留學生,我省學生出國留學的花費則要高得多。華通國際科友留學的曹曄說,據他們統計,到美國留學每年學費加生活費大概要25萬到30萬元人民幣,到英國的費用也差不多,德、意、法相對要便宜些,但每年也要10萬到15萬元。
杭州的小陳今年高考結束后到佛羅里達州的南佛羅里達大學留學,學的是工程專業,一年的學費就要14萬元人民幣,住宿費每年也要5萬多。在那邊,吃一頓普通的午飯,大概要3美元,自助餐是5美元左右。
多項舉措吸引留學生來浙
蔣勝祥說,加快留學生教育的發展,不僅有利于改變現在貿易逆差的狀況,也是高校自身發展的需要。一方面,國際生的數量是高校國際化程度的表現,另外,這也能增加學校里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改變校園生態。
為加快留學生教育發展,近年來我省每年撥款500萬元,設立浙江省政府來華留學生獎學金。另外,還在孔廟、武術學校等具有中國特色的地方設立“外國留學生社會實踐教育基地”。
目前,全省普通高校留學生數量已略超在校生數的1%,下一步的目標是,到2015年,達到在校生數的2%,到2020年達到4%以上。
【相關閱讀】 外國學生來華實習當老師 面對學生很緊張
換個角度看中國 外國學生暑期來華實習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