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元素的吸引力不僅僅體現在那些出國留學生的寒假作業上,一些國外的大學生還把畢業實習放到了中國。
剛站上杭州新世紀外國語學校6(1)班的講臺,科琳被底下50多張小臉看得很緊張,盡管來中國之前,這位美國大四女生已經收集了眾多與中國教育相關的材料,真正來到杭州體驗后,科琳說,還是和想象中不同,“美國學校基本都是16個人一個班,可中國一堂課有50多名學生,在這里上課是一種挑戰。”
科琳是美國蒙大拿大學教育與人文學院的學生,今年即將畢業,2010年底在導師的推薦下,她來到杭州新世紀外國語學校進行為期8周的實習,以獲得畢業時所需的學分,這是蒙大拿大學首個海外實習基地,也是浙江省第一個外國師范生實習基地。
在美國時,科琳就對中國很感興趣,這不是她第一次做實習老師,在蒙大拿大學,學生從大一開始,就要到各所學校去鍛煉實習。
在聽了兩周的課,做了四周的教師助手,前不久,科琳終于可以獨立上課了,一周17節課,任務并不輕。第一堂課,科琳上得緊張,講臺下學生看著洋老師也很緊張,駱雨沁、王曉航、丁路佳三個小姑娘告訴記者,第一次科琳拿著一疊美國繪本故事走進教室,一口英文,她們完全想象不出科琳要講什么內容。“上了幾節課后,發現科琳很棒,唱歌、做游戲,教我們中美文化的差異。”
而在科琳眼中,這群中國孩子也相當神奇。“學生講話,老師只要拍兩下手,大家就會安靜下來。”科琳說,在美國通常是放一首歌,或者老師做示范動作,引導孩子們。
為了解答科琳實習中的問題,學校特邀了浙江大學褚獻華教授做輔導老師,并對科琳的實習表現作出評價。“這些成績會直接傳到蒙大拿大學,以此得出科琳的畢業學分。”新世紀外國語學校校長滕梅芳透露,目前,蒙大拿大學教育與人文學院又有3名同學提出申請,希望能來中國實習。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