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制晚報》報道,近日,上海的留學市場呈現一派火熱之勢。記者走訪了滬上幾家出國留學中介機構了解到,每年的5月至10月都是留學咨詢的高峰期,自8月初以來,前來咨詢人數更是不斷攀升。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上半年上海針對世界各主要留學目的國的留學咨詢數量相比2009年同期平均增幅達到了77%,留學業務辦理數量也同比提高了40%以上。
龐大的留學大軍形成了潛力巨大的留學市場,留學中介機構數目激增尤為突出,由此也帶來了不少問題。業內人士提醒家長和學生,目前留學中介市場魚龍混雜,在選擇留學中介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驗明中介機構的經營資質。與此同時,留學中介市場監管亟須到位。
留學求捷徑卻反走冤枉路
留學咨詢公司專門從事留學申請、簽證等服務工作,收集大量學校信息和升學政策信息,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因此一般來說,選擇留學中介代辦無疑能夠幫助學生高效且具有針對性地完成前期瑣碎的準備工作,同時通過專業咨詢師和學生之間相互配合,不斷推進申請進程,能夠避免申請人走彎路。
然而,有時候事情并非盡如人意。
去年,剛剛參加完高考的小張因考試失利,全家打算索性送他出國留學。他們找到一家留學中介公司,該公司稱其與澳洲高校方面聯系密切,目前有低額去澳大利亞公立大學留學的名額。小張到那先讀一年的語言班,然后只要通過預科考試就能入學了。公司還承諾,如果屆時小張未能進入大學學習,中介公司將全額退還收取的中介服務費。
小張就此踏上了他的留學之路,誰料在讀了一年后,學校居然面臨破產危機,小張這才發現自己就讀的學校原來不是宣傳材料介紹的正規公立大學,只是當地一個私立的繼續教育機構。在國內的父母趕緊與當時簽訂合同的留學中介聯系,而那家“黑中介”早已不知去向了。事已至此,小張只能選擇回國。
事實上,在采訪過程中,有多名學生向記者“倒苦水”。一位朱姓同學告訴記者,“當時我想申請的學校是12月申請截止的,但那家中介到12月初都沒把材料給我,打了好多次電話去問,都說是我的專業偏,材料不好做。12月8日是截止日期,一直到12月6日我才拿到材料,一看真是氣死了,結構混亂先不提了,居然還有大量的拼寫錯誤,簡直亂七八糟的。”
小朱說,“本來是為了圖省心求穩妥才為選擇了中介機構代理留學出國相關事宜,卻沒想到結果付了錢還被拖累了,實在是很冤枉。”
合法留學中介應持有“兩證”
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上海留學行業仍存在諸多的不規范和不合法,求學者應當做出理性選擇。
一名高三女生的家長告訴記者,她之前也為女兒出國找中介花了很大功夫,問東問西就是擔心遇到“黑中介”。“有一家教育咨詢公司的人,一開始談下來都挺好的,但是一聽我要看他們的營業執照時馬上就臉色變掉了,果然在他們的營業執照上清清楚楚地寫著‘教育咨詢(除出國留學咨詢)’。這不是明知故犯嘛。所以一定要貨比三家,自己多跑跑,多問問。做到心里有數。”
今年上半年,某區工商分局曾調查過一起非法中介虛報出國學雜費、詐騙學生錢財的案件,10多位學生家長在一家留學中介公司為小孩辦理赴美留學事宜,公司收取了各項咨詢費用20萬余元以及全部留學費用。然而不久后,他們收到了美國教育公司發來的收費項目及費用詳單,發現該中介公司列出的收費項目雖然與該單一致,但每位家長被多收取了3萬至4萬元費用。據工商人員調查,該留學中介公司其實是以留學預備培訓學校的名稱登記注冊的,公司與家長簽的《學業規劃咨詢服務協議》,也不是正規的出國留學中介內容的合同。
對此,教育部門也提醒正打算出國留學的同學和家長,通過中介機構辦理留學時一定要選擇合法正規的留學中介。合法的留學中介應當持有“兩證”,一是教育部頒發的“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機構資格認定書”,二是工商部門頒發的允許其開展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業務的“營業執照”。
同時,要通過正規渠道了解擬留學院校的資質情況,查看駐外使領館對該院校的認證文件。簽署出國留學服務合同時,除了要將涉及雙方利益的核心內容寫入合同外,還要注意合同里署名的留學中介機構名稱是否和“資格認定書”上的名稱相符。而在繳付有關費用時,索要有效發票或蓋有企業財務專用章的收據也是必要的,從而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網友總結
在申請階段如何與留學中介打交道?
以留學咨詢名義非法中介
一位曾在業內打拼多年,深諳非法留學中介欺詐伎倆的人士對記者表示,一般中介公司辦理一個學生出國留學收取的手續費用約為1萬到2萬元,為了能在這塊蛋糕上多咬一口,許多非法中介公司也一擁而上,手段百出。他總結了非法留學中介慣用的十大欺詐伎倆,還特地編寫了一段順口溜,提醒廣大學子和家長引以為戒。
“巧立名目多收費,虛報學費騙錢財,攀龍附鳳假宣傳,霸王條款避責任,空頭支票假承諾,偷梁換柱亂真假,合作辦學風險大,皮包公司蟬脫殼,防不勝防擦邊球,虛報材料瞞天下”。
申請出國留學,專業性要求極高,文案材料的撰寫都有嚴格規范的要求,正規的留學服務中介機構在申辦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目前上海經教育部資格認證的中介機構僅有14家。根據上海市留學中介行業協會的統計,在上海各類非法留學中介機構卻至少超過100家。這些機構大多以留學咨詢服務的名義開展業務,有幾家機構甚至已頗具規模且社會影響較大。“他們號稱是‘非中介’,實則從事的就是非法中介服務。”
專家指出,政府有關部門需進一步加強對留學中介服務市場的管理和規范。首先要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使自費留學的中介服務機構在服務行為、服務質量保障、違法違規的處罰等各個方面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要明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監管責任,完善具體措施,進一步明確教育行政部門的主體責任,加強與相關職能部門的協作。這中間,政府尤其要讓行業協會起作用。行業協會對有無資質,是否規范很清楚,可以協助有關部門加強監管。只有各方聯手,留學中介市場才能健康發展。
重要須知
2010年6月21日教育部最新留學中介名單
非法留學中介十大欺詐伎倆
在業內打拼多年的王明深諳非法留學中介的欺詐伎倆,他對記者表示,通常一個正規中介公司辦理一個學生出國留學收取的手續費用約為1萬到2萬元,這當中有著巨大的利潤,于是許多非法中介公司也一擁而上,為了能在這塊蛋糕上多咬一口,什么手段都使得出。經歷了事業的成功與失敗,也經歷了良知的墮落與升華,王明總結了非法留學中介慣用的十大欺詐伎倆,提醒廣大學子和家長在選擇中介時擦亮雙眼。
伎倆一,巧立名目多收費用。由于我國目前對留學中介機構收費項目尚無具體規定,一些不法中介機構趁機巧立名目亂收費。有些費用數額不大,但聚少成多,不法中介機構趁機渾水摸魚,申請人在不經意間損失了大筆錢財。
伎倆二,虛報學雜費詐騙錢財。很多家長不了解國外學校情況或是不了解申辦留學程序,也無法直接與國外學校溝通,因此在與留學中介合作過程中處處被動,黑中介往往會利用彼此知識的不對等來實施欺詐。如前述陳先生等家長就是因為對國外大學收費標準不了解而落入了非法中介的陷阱。
伎倆三,攀龍附鳳虛假宣傳。現在有許多非法中介機構為吸引生源,表示自己和國外高校或有關部門“沾親帶故”。通常有以下三種表現形式:1、強調自己有雄厚的政府背景。2、夸大自己與使館的關系,更有甚者許諾簽證率能達到100%。3、吹噓自己和國外某些大學是“關系戶”,能打通各路“關節”。這些不法留學中介公司虛構與國內外有關單位和部門“沾親帶故”的關系,騙取經辦人的信任,借此撈取出國留學人員的血汗錢。
伎倆四,利用霸王條款規避責任。利用消費者對申請過程不熟悉的弱點,一些不法中介機構在合同中寫入一些看似公正實則有損消費者利益的條款。這種霸王合同通常含有“只負責申請國外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申請人如未獲簽證概不退款”的規定,一方面叫申請人按其要求提供假材料,另一方面卻提出“材料如不屬實,后果自負”。
伎倆五:空頭支票往往伴隨虛假承諾。“無論你的條件優劣、學歷高低,都能讓你輕松實現留學夢,簽證率達95%以上”。實際上,申請留學周期很長,簽證成功與否具有很多不確定因素。“辦成了再收費,辦不成不收費”的做法曾一度為留學中介機構贏得很旺的人氣,但其中卻暗藏殺機。一些不法中介機構就是利用“后收費”先吸引咨詢者上鉤,之后一步步將將消費者變成任人宰割的羔羊。
伎倆六,偷梁換柱“野雞大學”變名校。所謂“野雞大學”,指的是在沒有得到國家權威認證機構認證的情況下,授予學生欺詐性的或毫無價值的學位的學校。(法制周報新聞熱線:0731-84802117)在非法中介機構的宣傳下,語言學校或技術培訓機構,被“包裝”成提供預科課程的大學“關系戶”;一些不知名的大學在中介機構的精心策劃下,被美化成為“國際性大學”……由于受到不法中介偷梁換柱手法的誤導,留學生辛苦數年最終到手的一紙文憑,卻根本得不到國家教育部門的承認,發現時悔之晚矣。教育部官網上公布了可以認證的境外大學名稱,瀏覽這個網站是辨別境外學校的最好方式。
伎倆七,合作辦學小心風險。非法留學中介為了多攬生源,往往不顧合作辦學單位是否有國家教育部的認證,也不顧學生是否能夠如期完成學業獲得文憑,只管將學生送到國外便了事,學生到了國外后,發現與事先宣傳的大相徑庭,也只有徒呼奈何。
選擇合作辦學機構時,一定要看清是否是由國家教育部或省教育廳批準的、合法招生的合作辦學項目,切忌聽信中介一面之辭。
伎倆八,皮包公司金蟬脫殼。“皮包公司”在留學中介市場中并不鮮見:在高檔酒店租幾間辦公室,聘幾名“資深顧問”,復制一大堆花花綠綠的外文資料,頂著“咨詢公司”的帽子,利用支付押金、提前交學費、預付生活費等種種借口收錢,騙取各種費用。等客戶掏完口袋后卻搬出“拒簽”的擋箭牌。你要求退費,他就來“緩兵之計”,而如果給逼得急了,就來個金蟬脫殼,一走了之。這招也常被用來應對專業部門的檢查。
伎倆九,虛報材料瞞天過海。據法國、德國、愛爾蘭等國家的統計數據表明,在中國留學生的申請材料中,假材料比例達到15%—20%,而導致這一現狀的罪魁禍首就是一些不法中介機構。
這些不法中介機構為了賺取高額中介費,不惜弄虛作假,幫你編造假材料,甚至花錢雇人代考,把不符合條件的申請人辦出國。一旦露餡,中介機構便把責任一推了之,費用卻照收不誤。留學生在國外仍將面對資金不足、學習能力低、被揭發等諸多問題,令留學之路“險象環生”。最壞的結果是學生被學校開除,再回過頭來重新尋找學校時,又要耽誤一年時間。
伎倆十,打擦邊球防不勝防。一些不法中介機構利用國外在語言簽證轉換留學簽證、在讀生換專業等問題上存在模棱兩可的解釋,而不同的地方政府、不同的大學都有不同的規定,借此大做文章。這些中介機構為一些并不完全具備條件的消費者辦理出國留學手續,如果打擦邊球成功,他們就收錢;辦不成,倒霉的自然是消費者。
舉報投訴
專門辟塊地兒,踢爆你遭遇的不公平留學中介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