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目前美國求職者待遇兩極化,可追逐高薪的以特殊技能為主,否則就是拿低薪糊口。時值勞工節假期,美國聯邦政府發布數據表示8月美國全國失業率9%,已經持續16個月,達到近30年來新高。今年6月洛杉磯縣的統計數據更高達12.2%,圣蓋博谷區也達11.7%。
經濟持續下探,專家多次延后經濟回暖的預期,最新說法是2014年后。學者評估這段時間約有840萬份工作流失。
今年部分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的留學生深感美國發展前景不明,紛紛放棄謀職機會,畢業后直接踏上班機回國。河濱加大的邱姓學生畢業典禮一完,就結束公寓租約,將自己的代步汽車賣掉,直接飛往上海,與在當地開公司的父親會合,準備在國內施展身手。洛加大畢業的臺商之子周同學也同樣,父母在北京準備辦公室,留好位子讓他展現專才。
同為河濱加大商業系畢業的謝同學,因個人立志從事汽車配件業,透過網絡販賣商品多年。在畢業前夕寄多封履歷表毫無回音,決定自立門戶當老板。聯合另一位應屆同學當伙伴,兩人于布瑞亞(Brea)租小辦公室與庫房做生意。他說,明知景氣差還等工作上門,無非是緣木求魚,不如自己做生意實際些,風險雖高,總比失業好。
經濟學術機構穆迪(Moody's Analytics)首席分析師桑迪(Mark Zandi)說,過去十年變化,美國已從擁有舉世最佳的就業天堂變成全球最糟市場之一,這狀況還會持續幾年,甚至超過十年也不意外。專家認為,汽車與經營制造業的蕭條是促成全美陷入經濟困境的推手。以艾爾蒙地為例,因汽車經銷商的出走,便喪失240個工作機會,其它地區也因這波不景氣遭受重挫。
【相關閱讀】 經濟低迷未必留英最佳時機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