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招生是否只注重學習成績以及綜合素質呢?一項新的調查報告顯示,有40%的英國院校的校長近日認為,招生時應該考慮如何確保學生來自社會各個不同層面。也就是說大學應降低錄取標準,多接收一些來自身條件較差或困難家庭背景的學生。此前,這種觀點還在存在分歧。
據BBC中文網報道,在向大學申請入學時,你可能以為各院校都按照統一標準收生,但是,一項新的調查顯示,英國大學招生時對于是否應當考慮學業成績以外的因素,存在明顯分歧。
在被問及他們是否贊同降低錄取標準,接受來自條件較差的中學的學生時,38%表示贊同,38%表示反對,其余表示尚未確定。
有趣的是,在英國名牌大學,即包括牛津、劍橋、帝國理工等20所大學的羅素集團(Russell Group)成員當中,贊成率更高:51%都表示應當遷就來自條件較差學校,或困難家庭背景的學生。
羅素集團成員大學當中,40%還表示贊成優先考慮殘障人士,20%贊成優先考慮父母沒有上過大學的考生。
確保多元的生源
這次接受調查的院校占英國全國高等院校的3/4。其中40%的校長說,他們認為招生時應該考慮如何能確保學生來自社會各個不同層面。但是,另外60%并未贊同這種主張。
調查報告引述的一位大學管理人士說,大學的宗旨如要包括開拓多元空間,就應該在政策和實踐中展現這樣的目標。
社會改造工程并不是大學存在的目的。
不過,另外一位告訴調查者:“社會改造工程并不是大學存在的目的。”
更透明,更欲回避風險
得到政府贊助的這次調查是由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和斯塔福德郡大學(Staffordshire University)的學者策劃展開的。
他們的目的,是要檢驗2004年布魯奈爾大學(Brunel University)前校長史蒂芬·施瓦茨教授(Prof. Steven Schwartz)發布英國高等教育公平招生報告以來,大學招生機制有何改變。他們發現,較之四年以前的情形,現在大學招生更加透明了。
不過與此同時,大學的招生部門似乎變得更加側重考生的現有學術成績,而非考生的潛力。調查人員因此斷定,大學可能有回避風險的趨勢。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