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何時能獲得諾貝爾獎?中國學生在申請劍橋時有何問題?10月8日,包括劍橋大學校長愛莉森·理查德在內的劍橋大學官員與記者見面。他們認為,中國學生在申請著名高校時,總是表現得不自信。
一半中國留學生獲得資助
據介紹,中國留學生已成劍橋最大的留學生群體,也是英國本土學生之外人數最多的群體。其中,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已經有719名,占到留學生人數的4%,占到國際留學生的13%。
談到中國學生申請到劍橋大學讀書的印象,劍橋英聯邦信托基金主任蘇利文表示,“雖然劍橋的要求很高,但是我們想說不少中國學生可以達到這個要求,我們發現中國學生最大的問題是不夠自信。”
“過去5年中,來劍橋學習的中國留學生翻了一番,超過一半的留學生獲得了資助。”愛莉森說,劍橋即將迎來建校800周年,學校發起了募集20億美元資金的活動,部分資金將用于學生資助。
中國學者獲諾獎還需時間
新一屆諾貝爾獎獲獎者名單已公布,但是中國本土學者依然榜上無名。中國高校何時能培養出自己的諾貝爾獎得主?
劍橋大學已經囊獲了80多項諾貝爾獎,校長愛莉森說,中國的大學都很年輕,要培養出世界一流的杰出的科學家需要時間。他說,一些中國高校已開始沿著全球多樣化的軌跡發展,也許不久就會有科學家獲得諾獎。
徐志摩詩句刻在康橋邊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談到劍橋大學與中國的交流,愛莉森說,今年夏天,劍橋的校園里豎立起一塊白色大理石座的石碑,石碑重達2.5噸,石料來自北京,上面刻上了《再別康橋》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這個石碑立在康橋岸邊。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