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高考不理想,我就出國留學!”這句話說出了不少學生的心聲。當然,這種不理想可能是高考成績不理想,也可能是沒有考到自己想上的學校,還可能是考到理想的學校,但沒有自己中意的專業。據教育部統計,2007年度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超過15萬人,比2006年增加近2萬人,其中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就是出現了高中畢業生的留學比例增大。自2005年以來選擇出國留學的高中畢業生人數不斷攀升,2006年達到5萬人左右,2007年達到近7萬,約占全部出國留學人數的5成。
在緊張的迎考沖刺之余,有部分高三學生覺得壓力太大,在高三還沒有畢業的時候就選擇了出國留學。對此,專家表示,已經進行了12年的學習,不參加高考非常可惜,而且不少國家都參照中國的高考成績來選擇留學生。那么,有出國留學計劃的高三學生如何準備留學?各國對高考成績的認可程度怎樣?高三學生及家長應該怎樣“兩手抓”呢?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想在高考前申請出國的高三學生大概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以進入國內高校為第一選擇,在高考成績不理想的情況下再考慮到國外留學;另一類則是以到國外留學為目標,這類學生既包括努力備考的學生,也包括準備放棄高考的學生。專家建議,這兩類學生現在都應該主攻高考,留學可以由家長“悄悄地”為孩子準備,盡量不讓孩子知道。家長們現在可以著手準備資金、材料等,如果高考沒考好,再出國留學。
對此,記者專門采訪了出國留學專家李磊。
首要前提
找準方向:你適合出國嗎?
李磊表示,我經常會遇到三種典型的高中生家長來咨詢:第一類家長聲稱孩子學習優秀,有考進南大、東大的實力,來咨詢留學是為了預防萬一,說白了就是考上南大、東大就在國內讀大學,考不上就出國。第二類家長:我的孩子如果能考上大學就不出國留學,考不進大學就送出去留學;第三類家長:我的孩子估計是考不上國內的大學了,所以我提前來咨詢一下,希望能早一點送孩子出國讀書。如果大家都是這樣想這樣做了,結果就是成績好的學生留在國內,而成績差一點的學生就去國外讀書,難怪海歸變海待了。如果學生在國內用中文都沒念好書,那么到國外用英文就能把書讀好了嗎?在國內可能還有父母和教師的督促,而在國外更要靠學習的自覺性。看上去,我與很多人的意見相左,因為我覺得越是讀書讀得好的學生其實越應該出國讀書,因為這些學生可以更好地接受和領悟國外教育的精髓,也更能夠展現中國留學生的良好風貌(避免出現所謂的“留學垃圾”現象),也更有足夠的能力完成學業拿到貨真價實的硬文憑,回國則更有機會找到好工作等。所以,對于什么樣的孩子適合出國留學,我的觀點很明確:一是家中有這個經濟實力,二是孩子自己有想讀書的愿望(不是被父母逼著要學)。
留學規劃
兩大標準:語言與經濟能力
出國留學首先要選擇留學國家,在選擇國家的要求中,語言能力和經濟能力是兩大標準。李磊表示,每個國家都對留學生有具體的語言能力要求,有的比較嚴格,如澳大利亞的高校基本要求雅思成績在5.0(高考成績100分左右)以上,英語比較差的學生可以選擇到其他一些對英語成績要求比較低的國家,“由于受到語言的限制,高中學生一般不會選擇法國、德國等非英語國家。”
李磊表示,學生在選擇國家的時候不一定非要去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而一定要找準適合自己的國家。除此之外,學生和家長必須考慮家庭的經濟能力,“量入為出”。如英國、美國的消費水平比較高,相比之下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等國的消費水平、學費等較低。
李磊還建議已有留學計劃的學生及家長一定要提早將資金存入銀行,以確保在提交申請資料時不延誤申請。
個性化選擇
量身定做:申請學校與專業
李磊表示,與高考填報志愿相似,選擇留學高校和專業也應該根據自己的愛好和實際情況而定。外國大學對中國學生的要求不只是高考成績,高中整體成績也是重要的參考因素,越好的大學越難申請。李磊建議學生不一定要盯住一些名牌大學,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實際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和專業,學生可以到每個學校的網站上去了解具體的要求,另外也可以親自到留學機構進行咨詢,為自己“量身定做”,適當選擇。
李磊告訴記者:“澳大利亞的大學一般分為研究型和教學型兩類,南京的市重點高中里比較好的學生都有可能申請到澳大利亞排名在前八的大學,其它國家如新西蘭也如此,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在錄取中國學生時,都主要參考學生的高中成績和雅思成績。”
后期準備
不要錯過秋季開學時機
李磊表示,出國簽證一般要提前兩個月辦理,在高考成績出來以后,學生和家長最好要迅速決定,立即進行簽證辦理。因為除了必備的學生資料、成績,家長還需要到相關單位了解辦理簽證所需的材料,需要雅思成績的學生最晚應該在七月或者八月參加雅思考試。“有些學生就因為簽證原因不能在九月份開學的時候出國,就只好耽擱到春季開學。希望出國留學的學生,最好不要錯過秋季開學時機。”
語言準備篇
英語系國家:早做準備爭取9月入學
應屆高三學生如想在2008年的8月底或9月初入讀英國、美國和澳大利亞的院校,應該在上半年即高二下學期就考好雅思或托福。學生最好提早一年準備申請。除了部分美國院校需要考SAT外,托福或者雅思是必需的。
如果高三學生想畢業后去加拿大求學,可選擇“語言+學位”的有條件錄取,在高三的第二學期辦理;如果選擇直接錄取,應在高三第一學期辦理申請。但是直接錄取的條件較高,雅思最低要6.5分及托福80分,成功申請則在當年秋季入學。如果學生等高考過后再辦理,則要等到第二年的一、五、九月份入學,而一、五月份只有少量的大學開學,而九月才是眾多大學的開學時間,因此高考過后才準備申請留加的學生一般會等到次年九月秋季入學,如此就比在高中畢業當年入學的學生推遲一年赴加,所以有意留加的學生應該及早準備申請。
李磊建議,如果學生畢業后同時考慮“國內升學”和“赴海外留學”,首先建議學生及早準備語言考試,最好在高二的暑假前就考出滿足申請條件的語言成績,做好留學相關準備。如果高考成績理想,可以先選擇在國內升學;如果不理想,可以立刻“轉向”選擇留學;但如果等到高考成績不理想才開始準備留學,則最快要等到2009年2月才可以入學。
小語種國家:先過語言關春季再入學
選擇留學小語種國家的學生,不但要緊張地進行高考沖刺,還要準備從來沒有接觸過的小語種。那么,選擇留學這類國家的學生應該如何準備呢?
李磊表示,參加小語種國家留學的學生應該以高考為重,在高考完成后再選擇出國留學,因為小語種國家如日本、法國都會參照學生的高考成績。同時高考后選擇留學小語種國家的學生,要想選擇秋季入學機會較少。例如日本的院校在招收中國學生時,一般都要參考學生的高考成績,而且較好的學院,如早稻田大學,不但要求學生有日語考試的要求,還要求有雅思成績。而日本的秋季入學一般安排在9月或10月,學生在高考完成才能進行語言方面的培訓,培訓時間一般需要4-6個月,還需要參加日語等級考試。學生在完成高考后再參加語言培訓,就已經晚了,學生可以選擇第二年的1月份或者4月份去日本留學。
法國的情況與日本類似,選擇去法國留學的學生需要完成500個課時的法語學習,并參加TEF(Test d' Evaluation de Francais)法語水平測試,申請法國學生簽證必須提供TEF考試成績。而要完成這500學時的法語學習,也需要4-6個月。由于高考成績和錄取結果會作為法國院校錄取中國學生的參考之一,所以高中生應先準備好高考。待高考成績出來后再準備法語考試、面簽,這樣就可以爭取在來年的2月入學。
經濟準備篇
對于想出國留學的學生來說,首先要考慮到的是費用問題,隨著物價的上漲,各國的學費都有微調。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等國是受中國學生歡迎的幾個留學目的地,記者對這些國家的留學費用進行了歸納總結。
美國:
美國私立大學每年的學費為12000-30000美元不等,研究生階段學費較本科階段有所增加。專家告訴記者,美國的一些專業學院,如商學院、法學院、醫學院等學費較為昂貴,每年學費大約在20000-35000美元之間不等。生活費和其他雜費,根據學校所在地區不同,約為6750-14600美元。美國是本科4年,碩士大部分是2年,有一部分是1年的。
所以,去美國讀4年本科,所需的學費和雜費、生活費的總費用大約是75000-178400美元(約合54.75萬-130.23萬人民幣)。
英國:
英國本科的學制一般是3年,對海外留學生來說,每年的學費大致為10萬-15萬元人民幣。學生選擇的大學、專業不同,費用也有所不同。一般來說,理工科的學費會高于文科學費,名校的學費會略高于普校的學費。
英國一年的生活費大致為7萬-10萬元。據專家介紹,同樣位于倫敦,在東部郊區的東倫敦大學每年生活費在5000英鎊左右,而位于倫敦市中心的倫敦城市大學、帝國理工大學、UCL、倫敦商學院其每年的生活費用為9000-10000英鎊。上述這些費用包括伙食費、住宿費、交通費及必要的零用花費。交通費為第三大開支,倫敦地區的交通費比曼徹斯特地區正好貴一倍。
因此,去英國攻讀本科,三年所需的花費大約是51萬-75萬人民幣。
意大利:
留學意大利,成為近年來又一熱點。留學費用相對較低,意大利對本國學生和國際學生的收費標準一致,學生一年的學費約1000歐元(歐元與人民幣匯率約為1:10.3。
到目前為止,意大利大學仍保留原有傳統,不將教育作為可以營利的產業看待。留學費用相對較低,擔保金為10萬元人民幣左右,留學生一年的學費約1000歐元。意大利各大學均有獨立的行政權,入學條件相對較低。學生只要具有中國正式高中畢業學歷,均可申請意大利任何一所大學的學士學位課程,意大利外交部每年都向外國留學生提供獎學金,資助他們完成大學學業。
德國:
據統計,截至2006年10月,德國已有60%-70%的大學開始向在校生收費,收費標準在每學期500-650歐元不等。而現在,德國可能會全面告別免費的“留學午餐”。從擬訂的收費標準來看,這對中國留學生的影響并不大。每學期500-600歐元的學費,與國內大學的收費標準相差不大,這與其他同等留學國家每學期幾萬元的學費相比,算是“平易近人”了。
德國大學收費的一個主要因素,是由于學費全免使得大量學生一邊打工一邊學習,長期滯留在大學“磨洋工”,給大學的財政資金帶來壓力。因此,大多德國公立大學陸續實行收費標準,針對這部分在校6年以上的老生制定了每延長一年將收取500歐元學費的政策,以督促學生盡快完成學業。而對于中國留學生來說,讀取德國大學的一個學位最長需要5年時間,只要能夠按時完成學業,就無須交納這筆學費。
澳大利亞:
在澳大利亞讀本科課程,每年學費約13000-23000澳幣不等,折合成人民幣約8萬-14萬,本科學制通常為三年,理工類課程和醫科類相關課程學制多為四年制。澳大利亞使館提供的官方數字每年生活費是12000澳幣,約合7萬元人民幣,悉尼地區生活費水平最高,墨爾本與昆士蘭地區和堪培拉以及南澳和西澳生活費水平都要低一些。有關統計,去澳洲讀本科,三年所需的花費約為45萬-63萬,四年的話要花費60萬-84萬。
加拿大:
從2007年中國學生留學加拿大的情況來看,本科生學費根據學科不同會有變化,大約是人民幣7萬到12萬元。比如醫學和工程類,學費就會多些。本科階段平均的學習時間是3年至4年。
加拿大近百所公立大學,相同專業學費方面差別不是很大,根據所在地區消費水平不同,生活費會有變化。每年大約需人民幣4萬到10萬元。生活費是加拿大城市中最貴的了,所以在選擇城市的時候,可適當選擇中等城市,生活質量和大城市相當,但生活費會比大城市低20%-30%。
據有關統計,去加拿大讀本科,3年畢業所需的費用是33萬-66萬元,4年畢業所需的費用是44萬-88萬元。
韓國:
韓國本科課程根據專業課程的類別不同,學費有所差別,一般理工科和體育系以及藝術類專業學費最貴,其次是文科類。例如經濟經營國際貿易專業,以及人文系、法律系等專業,一般一年的學費在2.5萬到5萬元之間。除醫藥學類(一般不招收外國留學生)和建筑類專業的學制是五年以外,其他專業一般均為四年。一般來講外國留學生都可以較容易地申請到30%-70%的獎學金作為學費減免。首爾地區的消費水平較高,一年的生活費約4萬-5萬元,首爾以外地區一年的生活費約2萬-3萬元人民幣。
新加坡:
新加坡留學的費用比留學西方要低,具有相對競爭力。在政府學校里,外籍學生的學費標準是理工學院每年1980新元(約10000RMB),大學每年6500-17000新元(約33000-86000RMB )。新加坡教育部還規定外籍學生必須繳納5000新元(約25000RMB)的教育基金;移民局規定外籍學生辦理學生準證必須交付5000新元(約 25000RMB)的押金。在新加坡,一個外籍學生每月最低生活費用要超過600新元(約 3000RMB)。一個留學新加坡學生的費用對于一個中國普通家庭來說是一個不輕的負擔,因此有必要進行周到設計,盡可能就讀名校和熱門專業,爭取更多的獎學金。
從2008年開始,留學新加坡的海外留學生所需支付的學費將有較大幅度的上漲。據了解,提高海外留學生學費主要是因為新加坡政府制定的本國公民優先以及為窮人提供更多機會的政策。
日本:
學費:大學院國立大學大學院:773800日元,公立大學大學院人文科學系:885939日元,社會科學系:837121日元,理學工學系:833113日元,農學藥學系:999456日元,醫學齒學系:844420日元,私立大學大學院人文科學系:891469日元,社會科學系:910587日元,理學工學系:1113454日元,農學藥學系:1135493日元,醫學齒學系:1124245日元。日語語言學習班6個月課程:357000-422000日元,1年課程:410000-1017100日元,1年半課程:590000-1451100日元,2年課程:770000-1720000日元。生活費:外國留學生在日本的一個月的生活費和學費(單位:日元)為北海道122000日元,東京158000日元,中部124000日元,九州119000日元,全國平均140000日元。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