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化的發展,確保培養人才成為事關國家未來的最優先課題,發達國家為吸引優秀人才制定了詳細而完善的戰略。
美國:挖掘海外“神童”
美國政府2007年專門建立了面向理工科博士課程的新獎學金制度,并從全世界嚴格選拔和破格錄用了第一批約30名留學生。
他們被視為“天才中的天才”,每人每年享受獎學金16萬美元,為期5年。這是美國為維護“知識超級大國”而實施的一項戰略。
哈佛、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等美國名牌大學研究生院正在與亞洲各國政府和大學開展一項合作,在這些國家的大學進行與美國本校同等水平的授課,學生可以獲得同樣的資格。培養出來的優秀學生很快被輸送到美國。美國高校正在海外從事一項挖掘“神童”并將他們吸引到美國的任務。
英國:提供優厚條件
劍橋、牛津等有著悠久傳統的英國學校也不甘示弱。英國早在1999年就提出了“要在5年內爭取到全世界四分之一留學生”的目標。
吸引全世界精英學生的武器是獎學金。英國的大學要求民間企業盡可能多地提供贊助。2000年,劍橋大學從微軟公司董事長比爾·蓋茨管轄下的團體獲得2.1億美元的贊助,成立了獎學金基金。到目前為止,已經向750名留學生支付獎學金,每年向每人支付1萬至2萬英鎊的學費和1.15萬英鎊的生活費。
英國財政部2001年完善了面向中國留學生的獎學金制度。在2002年投入10億英鎊預算,資助重點科研部門的博士課程研究生。
此外,英國政府還將技術移民的名額范圍擴大到10萬人左右,留學生在畢業后可以在英國滯留一年尋找工作,無需延長簽證。
澳大利亞:各界合力攬才
澳大利亞是英語國家,擁有自費和公費留學生達15萬人,其吸引人才的戰略可謂別具一格。澳大利亞政府把留學作為一項“重要的出口產業”,向外國人提供優質的教育。
澳大利亞教育總署與全國各大學共同經營的大規模民間教育機構合作,在海外展開了招收留學生的宣傳工作。政府機構、教育機構、經濟界之間的合作極其密切。
新加坡:引進名校教程
新加坡匯集了以麻省理工學院為首的世界一流大學的分部。這些大學與新加坡政府和當地大學合作,開設了與其本校同等水平的研究生院課程。
麻省理工學院與新加坡大學合作開辦的研究生院課程,由新加坡政府全額出資,不收學費,而且還提供獎學金和生活費。在產業界的全面配合下,實習制度也得到了完善。這種做法受到一致好評,雖然上年度名額僅有40人,但僅印度一國申請的人數就達700人。三分之二的研究生是留學生,畢業生享有永久居住權。
據說雖然政府規定獲得獎學金的學生在畢業后有義務在新加坡工作三年,但是70%的人都留在了新加坡,而且一直工作下去。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