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待”與精英
在近日熙熙攘攘的國際教育展銷會中,記者發現了不少有趣的現象,一家三口一起來湊熱鬧的挺多,卻往往是由爸爸媽媽當咨詢主角,圍著中介或校方問題不斷,留學主體的兒子或女兒反倒默默呆立一旁,像個無關的觀眾,即使偶然擠出幾句,都是問一些極傻的問題,要不要考試?一年回家幾次?一旁父母解析,今年他的高考成績很差,我們準備送他出國去讀書,出多少錢都沒關系!然后看到他們跟著父母漫無目的地在上百個國外學校展攤中游走,等待著父母被哪個口才了得的中介俘虜,然后就決定去那個中介介紹的學校,然后……
偶爾還是見到一些自己一個人來或與同學一起來參展的學生,他們的氣勢大大不同。他們并不屑于與中介交談,而是直接用純熟的英文向外國老師咨詢,他們青睞的展攤往往是世界排名較前的院校或是一些很有專業特色的院校,他們往往已經逾過艱難的GRE、托福、雅思考試,拿著驕人的成績,準備迎接世界名校對他們的擁抱。他們提的問題往往是,你們可以給我多少獎學金?好像這個院校不收他就是院校的損失。
反差極大的對比令我感受良深,海待和精英就是這樣煉成的。其實在出國之前,他們的起點就已經相差甚遠,一些是為了逃避高考,逃避競爭,由父母作主出國的留學生,這種以鍍金為目的的留學充滿了被動,難以激發孩子主動學習積極性,再加上由于匆忙出國外語訓練時間不足,到國外上課知識接受能力大打折扣,這些人回到國內成為“海待”就不足為奇。而另一些是把留學作為自己職業生涯設計的學生,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強項選擇適合自己的國家和專業,腳踏實地的學習讓他們在留學中得到最大收益。這就是海待和精英的區別,即使都是留學,目的與態度的不同會讓他們日后的職業生涯前景有天淵之別。
準留學生“三低”令人憂
而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在前面所說的前者準留學生中,到底存在在什么問題。總結有三:自立能力低、專業要求低、對留學認識缺乏的三低現象。
1、準留學生缺乏主動
在現場,記者發現,不少有意留學的高中畢業生自主能力較低,缺乏與人溝通的基本能力。
記者看到,有的是兩老在前面提著大包小包的資料,孩子緊跟其后;在一些咨詢臺前,家長幫孩子咨詢著各類問題,孩子大多在旁邊靜靜地聆聽。他們是聽得多,問得少。記者感到,不少高中畢業的孩子缺乏主動,缺乏把握自己前途的信心和勇氣,對家長過于依賴。在講座現場,不少家長幫孩子做筆記,孩子卻在旁邊懶得動一下筆頭。
在咨詢臺前,“可以”、“隨便”、“你來定就行”……不少孩子對家長初步選定了學校和專業,除了做這類缺乏主見的回答外,就是僅僅做簡單肯定或否定答復,沒有對日后3-4年的海外學習,作出有自己見解的判斷。有業內人士表示,孩子在國內沒有培養起獨立自主的能力,對未來幾年的生活又是缺少基本認識和熱情。他們日后的留學路,令人擔憂。在一個陌生的環境,在周圍都是一些講非本國語言的人群間生活,不少孩子可能還更自閉,他們的學習的效果可想而知。家長花大價錢對孩子的寄托夢可能落空。
而且,記者本次展會的留學生交流區,通過1個小時對前來咨詢人群的細數發現,近80%主動去咨詢的是大學在讀的學生,還有20%是家長代孩子前去咨詢,高中畢業生獨自一個前去咨詢少之又少。
2、專選雅思低分課程
記者發現,以前不少留學課程都需要雅思4.5分以上的成績,現在有的學校甚至推出了雅思3.5分留學,甚至免考雅思。記者發現,有部分學生本著有書讀就行的心態,對學校的名氣、對專業的好壞沒有太多注意。他們留學的目的就是拿個文憑回來。
有的分數不高的學生則有意選擇澳洲的職業技術課程(TAFE),據該教育展有關負責人介紹,雖然澳洲的職業技術課程收分不高,但就業前景好,在澳洲當個廚師、水電維修工、護士的工資比名牌學校的本科生還高,而且比在國際大企業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的名牌大學生干得輕松。
3、留學盲目欠缺規劃
“不少留學垃圾產生于對自己學習生涯缺少認識,扎堆于熱門專業,盲目留學,”啟德教育董事長李朱表示,“留學生選擇學校和專業應該從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出發,把自己的潛能充分地挖掘出來,把自己喜愛的、希望終生從事的職業往精深處發展。不要因為一時輿論說某某專業冷門就放棄了自己的喜好。要知道不少冷門專業往深處往細處學就可能另有一番天地。”
在現場做職業咨詢的中華英才網職業測評師告訴記者,高中未畢業的準留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認識模糊,講不出自己愿意為之奮斗的職業,對海外大學的專業設置也缺乏了解。該測評師指出,要想通過留學走上成功路,在行前一定要做好職業規劃。“高考過后高中時代的學習目標已經失去,只有盡快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與愛好,重新建立新的人生目標,并為之奮斗,才能通過日后幾年的留學生涯實現自己的理想。”該職業規劃師表示。
總之,一句話,很想對學生講一句話,要想不當海待,留學千萬不要盲目!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