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處于有史以來最宏大的教育運動之中。幾十萬年輕人出國求學,首當其沖的是中國人,留學對他們來說是一件非常榮耀的事。如今英國境內有5萬名以上中國學生,其中大多是精英和富裕家庭的孩子。據估計,中國留學生的人數還會增加一倍。面對與本國大相徑庭的文化,這些年輕人的信仰和價值觀念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呢?
英國文化委員會最近調查了前不久剛畢業的中國留學生,結果顯示,在英國的日子使他們全面反省了英國和中國社會。我們對待政治、性、平等和權利的態度與中國相去甚遠,對首相布萊爾大不敬的漫畫讓他們瞠目結舌。
學生在到來之前對英國的了解往往十分有限,許多人以為這個國家里到處是拄著手杖、頭戴高帽的紳士。一位受訪者表示,她想像中的英國就是“華麗的花園聚會、傳統的英國下午茶和皇室”。
現實情景可能會讓他們大吃一驚。他們看到英國年輕人酗酒鬧事,有一個學生感嘆道:“夜生活非常空虛,除了聚會還是聚會,沒別的。我原以為這里的文化會比較特殊,以為人們談論的都是戲劇和小說,以為這里是思想的樂園。”并不是所有年輕人都那樣,而且老一代人在中國留學生眼里還是頗有風度的。他們還指出,英國人懂得享受和放松,而中國人整天在為孩子或父母操心。留學生們認為,這種區別的部分原因在于英國的福利和社會醫療保健制度很完善。許多人提到“老了也可以充滿自信”的看法,這暗示出一個更加深層的事實,因為發表這種觀點的人都是女性。
在中國,女性的地位不像在英國那么有保障,許多人感到有壓力必須在30歲之前結婚。有人引用中國的一句俗話說:男人三十一枝花,女人三十豆腐渣。接受調查的一些女性非常清楚年齡和魅力會對她們的就業機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而在英國,女性到了四五十歲仍然可以上大學深造。
但這種狀況可能會改變,部分原因在于女性受教育程度逐步上升。出國留學的人數與日俱增是因為中國社會對教育的關注,也是因為獨生子女政策在不經意間帶來的后果。在由男性主導的社會,家庭的教育資源往往集中在男孩身上。但在實行獨生子女政策的中國,家里有可能是獨生女,教育資源也就集中到她的身上。如今有大批年輕的中國女性前往英國及其他國家的大學攻讀學位,她們理所當然會要求在就業、人際關系和個人發展方面擁有更加平等的權利。
中國學生因仰慕英國教育制度的平等而來,在英國生活的經歷還意味著他們可以探索給自己、給祖國的未來帶來哪些變化。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