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英國國際教育委員會公布了其對外國學生所作的一次全國綜合調查結果。該調查顯示,在英學習的外國留學生對于學習經歷、校方支持和在英生活的總體感受均相當滿意。據了解,這次名為“擴展我們的視野”的調查在2004年4月、5月份間對181所大學、高校和預備學院中來自150個國家的約5000名學生進行了詢問。調查結果顯示,比起主要的國際競爭對手,如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英國的優勢十分明顯。
課程安排受好評性價比滿意度較低
調查的主要結論是:91%的本科生和85%的研究生對于課程安排滿意或十分滿意。最常被學生列出的收益包括:優秀的學術資歷、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更為獨立、與從世界各地來的人接觸。
在有關學習方面的幾個因素中,外國學生普遍對課程安排表示滿意,但比較而言對課程的性價比的滿意程度要低得多。此外母語為非英語國家的學生對語言問題擔憂的不少,因此更愿意參加學習技巧課程。
課程安排受到好評
91%的本科生和85%的研究生對于課程安排滿意或十分滿意。89%的外國學生表示他們對英國的經歷滿意。北美、歐洲或大洋洲學生的滿意度高于東亞學生。
84%的本科生、78%的課程研究生和76%的大學學前程度學生對于講課質量滿意。超過3/4的學生滿意小組教學形式,例如研討會。學術支持(如小班講解)獲得的評價也很高,81%的純研究生、69%的課程研究生和75%的本科生與大學學前程度學生對于講課質量滿意。
性價比滿意度較低
只有50%的調查對象對于課程性價比滿意,歐盟學生滿意度高于非歐盟學生。
58%的英國學生認為英國的高等教育物有所值。59%的以英語為母語的調查對象對于課程性價比滿意,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有54%。選科費和其他的隱含開支使得調查對象覺得他們付的錢太多了些。這條結論似乎說明課程整體的質量很不錯,但是對于開支因素卻十分敏感。
一半以上學生擔心語言問題
一半以上的以英語為外語的學生在來英前擔心語言問題,但調查時只有20%還認為語言是一個問題。1/3的中國內地學生在接受調查時仍然因為他們的語言程度不能適應社會和學習需要而擔憂,一半的日本學生,45%的泰國學生為了他們的學術英語而擔憂。
學習技巧課程受重視
學習技巧課程的參與率比英語課要高,大學學前課程的學生最少使用學習技巧課程,研究生比起本科生更為愿意去上這類課。中國內地、泰國、印度尼西亞、日本、伊朗、墨西哥和尼日利亞來的學生更愿意上學習技巧課程。學商務和計算機的學生———這兩類都是留學的大熱門———更為傾向于選語言和學習技巧課程。
八成學生滿意留學生活但非歐盟學生打工難
數據顯示,89%的受訪者對于英國的生活滿意或十分滿意。高等院校四分之三的學生一到英國便可獲得居住在學校宿舍的機會。在來到英國之前,學生的兩個主要顧慮是住宿和經濟來源,但到達之后對住宿的擔心便迅速解除了。此后對經濟來源和如何安排打工和學習的關系等問題的擔憂逐漸增加。調查時,20%的學生仍然在為怎樣找到合適的兼職工作而頭痛。
研究生更易遭遇經濟問題
超過70%的學生完全或者部分地支付自己的學費,79%的學生靠自身或者家庭的力量支付生活費用。本國政府的獎學金以及英國院校的獎學金是接下來的最大學費來源。95%的大學學前學生、85%的本科生和79%的課程研究生為自己的學業買單。
略多于3/4的調查對象認為他們的經濟情況足夠維持生活并支付學費,23%的人認為有困難。東亞學生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相比,較少提到費用不足的問題。比起單身學生,有陪讀配偶或者子女的學生更容易遇到經濟問題。研究生遇到的經濟問題要多一些。造成經濟困難的主要原因是:生活費用超出預算,其次是匯率波動。
一半學生打過工非歐盟學生打工難
調查顯示,一半英國的留學生曾從事過有報酬的工作。27%工作過的學生說等待了6周以上才找到份工作,9%的學生從未找到過工作。只有29%的學生曾找到過和自己學業或者未來職業計劃相關的工作。
打工的障礙不僅因為職位不足,而是由于雇主不喜歡聘用留學生。在這方面,非歐盟國家留學生更容易遭到拒絕。26%的非歐盟學生和3%的歐盟學生表示,雇主常常弄不清是否允許學生打工。留學生們還提到了對于非英國本地的工作申請者的各種偏見和看法,包括對學生的語言能力、海外學歷和經驗表示懷疑,甚至有種族歧視發生。5%的學生報告曾感覺到過雇主對他們進行歧視。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