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歐洲教育部長會議上,40名部長齊聚意大利波羅尼亞,提出大膽改革思想,要求建立“歐洲教育高校圈”,以保證學生和學者在歐洲范圍內的自由流動。德國教育部長布爾曼甚至要求五分之一的德國大學生在上學期間去外國做短期學術逗留。
成立“歐洲教育高校圈”是為了提高全歐洲的教育質量。德國教育部長布爾曼(社民黨,SPD)在德國議會表示,這一計劃將于2010年左右實現。布爾曼說:“所有的40多個與會國家都表示,到2005年建立新的學士(Bachelor)和碩士學位(Master)。德國政府從1999年開始就支持建立新的學制,并且相應地修改了聯邦法律。我希望各個聯邦州也能加快改革步伐,做到和歐洲其他國家同步。”
現在德國15000個專業中僅僅有350個專業滿足了新的歐洲要求。德國自民黨(FDP)的發言人弗拉赫女士說:“很多德國大學在實施具體的改革措施時,往往偷梁換柱,換湯不換藥。僅僅把原來復雜的Diplom(理工科碩士)換個標簽,那怎么行!”
作為在野黨的德國基民盟/基社盟(CDU/CSU)認為這些改革步驟還不夠。他們要求政府放寬大學的行動自由,以保證德國大學在歐洲范圍內的競爭優勢。每個大學都應該自主決定是否收取費用。基民盟和基社盟將提出相應的法律草案。
為了使歐洲教育系統達到國際上流行的英美認知度,同時需要改革大學教育促進手段,即對教育促進法進行改革。到目前為止,很多德國大學生依照其父母收入不同,以無息貸款形式獲得國家補貼。綠黨(Bündnis 90 /Grüne)的代表貝庭說:“現在對大學生的補助 是讓他們能夠完成國外的學術逗留。這次會議過后,我們將把這項體制變得更加靈活,讓歐洲的學生到處都能夠有求學的保障,不論是在布拉格,還是在斯德哥爾摩。”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