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位于亞洲大陸東北,朝鮮半島南部。東臨日本海,西面同中國隔海相望。韓國屬溫帶季風氣候,6-8月多雨,四季明顯。面積99237平方公里,人口4485萬。 進入20世紀60年代以來,韓國政府成功地推行以增長為主的經濟政策,實現了被稱為“漢江之奇跡”的經濟發展;進入21世紀,韓國政府放開留學生政策,推行國際化的教育體系,更加重視教育并做好挑戰未來的準備。
教育對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生存發展具有重要的決定作用,韓國人崇尚文化,歷來十分重視教育。19世紀80年代,韓國首次引進了現代化的學校體系,到了1945年,政府制定義務教育制度,韓國公民能夠免費受到為期6年的初等教育。眾所周知,過去30年來的經濟增長主要基于韓國人的很高的文化素質。如今,在世界上韓國的文盲率是最低的。韓國政府深信,國家競爭力取決于人力資源和個人的競爭力,要進一步重視教育而徹底做好挑戰未來的準備。
盡管韓語的學習及應用領域相對比較狹窄,但韓國放寬了對中國的留學政策,不僅降低了學歷,經濟擔保等方面的要求。而且韓國教育水準優秀,留學費用低廉,打工機會多,申請手續簡便,簽證有保證。由于具有這些優勢,韓國將成為中國留學生選擇的留學熱點國家之一。
第一大優勢: 政府大力支持,放開留學政策
韓國政府從2000年開始放開留學生政策,比如為留學生提供宿舍、獎學金,允許留學生課余時間打工等等政策都已經頒布執行,其目的是為了推行國際化的教育體系,大學里要有10%的外國留學生,而現在還差的很遠,因而大量吸收外國留學生入學。同時,韓國政府也加強國際教育方面的合作,主要國際合作內容包括:根據經過雙邊協定制定的國家之間合作項目,推動教育及文化國際交流,參加與國際機構的交流活動;將韓國學生派到海外教育機構,讓他們學習外國文化、科學、技術,回國后為國家發展做出貢獻;支援愿意研究韓國學的外國學者和希望來韓留學的學生;通過學生互換,增進國家之間的相互了解,并擴大合作;為共享信息、經驗、科學發展,制定學術交流項目。
第二大優勢: “韓流”的巨浪下、將具有良好的就業前景
韓國于1992年同中國建交,是中國的友好鄰邦。韓國是中國技術引進的主要國家之一,也是中國的重要貿易伙伴之一,韓國正致力于開闊中國的巨大市場,來華投資逐年增加,越來越多的單位和公司需要有韓國留學經歷和精通韓國語的高素質人才。
目前在中國刮起“韓流”的同時,在韓國也正在掀起“漢流”的巨浪,這對于到韓國留學的中國學生是一個很好的時機。雨后春筍般興起的漢語學習機構需要大量的中文教師,中文教師已成供不應求的趨勢。隨著中國國際地位正在不斷提高,韓國已深深地認識到,韓國如想進一步的發展,必須抓住機遇與中國緊密聯系,相互取長補短,共同促進,共同發展。
中韓兩國在經濟、文化領域的交往日益密切,企業間相互在對方國家投資建廠,設辦事處的范圍和規模越來越大。正是在這種市場需求的背景下,許多公司大量需要懂韓語、有海外留學背景、熟悉國內市場運作的人才,為留學生提供一個施展才華、體現自我價值的廣闊空間。
第三大優勢: 國際化的高等教育體系
韓國大學的教學設施和教育水準與發達國家持平,教員都是碩士以上,且多有海外留學背景。韓國大學寬進嚴出,是擇生制,不需考試,本科4年,碩士生2年,博士生3年, 對于中國留學生相對容易讀取相應學位。韓國所有高等教育機構都在教育人力資源部的管理之下。高等教育機構的建設宗旨在于教授各種學問的基礎理論和推動世界發展所需的應用理論,培養能夠擔任領導者的人才。
韓國的學期采用6-3-3-4的階梯式的學制,即小學6年,初中、高中各為3年,高等學校分為專科大學和一般大學。專科大學 專科大學的修業年限為2-3年。全國共有158所專科大學,學生總數為913273名。其中,國立、公立16所,私立142所。隨著產業化加速,對技術人員的需求大增,各類專科大學應運而生。
專科大學的辦學宗旨在于培養出理論和實用技術雙全的中間級技術人員。專科大學的教育課程有工學、農學、水產業、護理學、家庭經濟學、社會福利工作學、藝能、體能等。按照專業,修業年限分為2—3年,護理學系、臨床病理學系、物理治療系、作業療法系、牙科衛生系、放射線系、水產學系、工學系等修業年限為3年,其余的為2年。
一般大學修業年限為4年的一般大學總共有184所。醫學、中醫學、牙科大學的修業年限為6年。大部分大學規定一個學期最多修業學分為24分,畢業時所需要的最少學分為140分。各個大學按照自己的內部情況,規定修業學分、畢業時所需的最少學分、每個學期基本要修業的學分或最少學分、特殊學分的修業方法及限制條件、修業預科所需的學分等。教育課程分為基礎科目和專業科目,兩種科目再分為選修科目和必修科目。
韓國教育興旺的原因之一是多方籌資辦學。據統計,韓國各類學校中私立學校占有不小的比例。其中在小學占2%,在初中占3%,在高中占50%,在大學占80%。在115所大學中,國立、公立的大學只有24所,而私立的大學卻達91所。盡管私立學校收費高于國立、公立,但是送子女上私立學校在韓國已經成為一種風氣。
學費因國立、私立大學而有所不同,也因所學的學位不同而有所差別。一般國立和公立大學,本科生為120萬韓元(7300人民幣)-170萬韓元(10300人民幣)左右,研究生為165萬(10000人民幣)-200萬韓元(12100人民幣)左右;私立大學,本科生為250萬韓元(15100人民幣)-300萬韓元(18200人民幣)左右,研究生為300萬(18200人民幣)左右。
第四大優勢: 通過韓語3級,即可申請相應學校
韓國政府給予認證的韓國語考試叫做KPT(Korean Proficiency Test)。每一年的9月或 10月進行。考試內容有四項,讀(100分)、寫(100分)、聽(100分)、詞語和語法(100分),共計400分。時間是4個小時,有6個等級,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報名參加相應一級的考試。 初級(一、二級) 總分 60%以上。中級(三、四級) 總分 60%以上,單項 30%以上。高級(五、六級) 總分 60%以上,單項 30%以上。通過韓語3級考試可以申請韓國大學本科以上專業。國內北京大學是定點考試單位。
沒有達到韓語3級可先選擇在韓國大學內進行語言研修。語言班一年4次招生,如慶熙大學語言班入學時間分別為:3月5日、7月16日、 9月3日、 2002年1月7日。專業是 3月、9月開學,一年兩個學期。語言研修后,可根據國內學歷申請大學本科、續本、研究生、博士生專業課程。一些大學設有全英語授課的博碩專業招收優秀的留學生。
第五大優勢: 申請入學程序簡便
留學生入學審批,入學審批對象是自費或享受獎學金資助,并希望在韓國大學(或研究所)學習或研究的外國人或外籍僑胞。評審入學批準:1.各大學按照申請人提交的材料,初審修學能力和經濟能力,并決定合格或者不合格。2.各大學可按照本校的實際需要判定修學能力,但經濟能力審查,要嚴格掌握,以避免發生非法滯留。
入學資格審查的內容是申請人的修學能力和經濟能力。
修學能力證明文件包括:
申請書、最后學歷證明、最后學校畢業成績單、推薦信兩份(包括導師的推薦信)、韓語能力(或托福成績)證明、授課計劃書、自我介紹書、作品或獎賞(藝術/體育系)。
經濟能力證明包括:
一般留學生需提供經濟擔保1萬美元以上銀行存款證明(1個月以上的存款)或者1萬美元以上的國內匯款證明、換錢證明。經濟擔保人還需提供以下3種材料:1.在職證明或事業者登記證(工商執照); 2.財產課稅證明書;3.留學經費擔保書(附于入學申請書里)。各種獎學金留學生需提供獎學金支付預定證明書,大學之間互換獎學金留學生需提供校長或系主任的邀請信及學費免除證明書。
經韓國大學入學審批通過后,將發放韓國教育部的入學通知書和法務部的認定書(或稱法務部邀請函)。
第六大優勢: 簽證有保障
獲得韓國教育部的入學通知書和法務部的認定書,就可以去韓國大使館或領事館申請簽證。學生簽證(D-2),一般3-4天就能發放簽證。在90日以內的短期訪問時可申請一般短期簽證,但在韓國國內不能延長期限。需準備的文件:為了在韓國90天以上長期滯留, 需要韓國法務部認可的簽證頒發許可證;2張申請表;2張照片;護照;身份證。
提交簽證申請文件時應注意的事項:
1. 函、簽證頒發許可書等簽證申請文件的有效期為3個月,務必攜原本申請。
2. 上述內容沒有明確,審查時間將拖延或者領事可以要求具體訪問日程及在韓住所等。
第七大優勢: 寬松的打工機會
韓國對留學生打工沒有限制,可以長期打工,也可以短期打工。在韓國打工的機會也很多,中國學生在韓國大多數做家教講師,教授中文。除此外,還可以到餐廳、便利店、建筑工地、公司等地方打工,待遇會有所差別。韓國大學寒暑假加起來約有5個月,在假期打工足以維持一年的學費和生活費。比如,做中文教師,每天工作5—6小時,一個月可以有100萬韓幣以上的報酬。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