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經濟不振,一些州政府對教育補助的減少,美國高校又迎來了新的一波秋季學費高漲潮:各地區大學計劃從秋季開始大幅提高學費,最高將增加40%,這是10年來大學學費漲幅最大的一次。
隨著經濟不振,美國各州政府對教育事業補助的減少,美國高校又迎來了新的一波秋季學費高漲潮,高校的高學費制度也因此再度成為媒體討論的熱門話題。
高學費=未來高收入
高等教育高學費在美國早已司空見慣。盡管美國的一流學府都是私立學校,收費驚人,但仍有許多人擠破頭地想進去。他們求的是日后出自名門,享有高年薪,進入核心社會的機會比別人大,預期回報遠高于今天的投資。整個求學過程的價值取向與判斷是很資本主義化的。
家境較好的學生處境自然比尋常家庭的孩子好得多,會念書的想繼續深造,家里也供得起,長春藤盟校、哈佛、麻省理工學院都可一試;書念得不怎么樣的,還有收費高昂的私立大學,可供其完成父母心中認可的大學學業。
家境普通的學生,一般都有自知之明,去選擇學費較低的公立大學(雖然相較于中國,美國公立大學的學費還是高得嚇人)。可眼下公立大學的學費也一年高過一年,完全靠父母實在難以維持,因此申請助學貸款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哈佛之類的某些美國名校,特定系所超強,師資、聲譽、訓練都過人一等,學生資質優異,有錢也不見得進得去。一旦入學并能夠畢業,日后高年薪、進入核心社會就有了保證。因此,少數家境并不富有,但心中立定大志要提升品質的學生,仍愿意以頂尖中頂尖的成績申請助學貸款和入學資格。
不過,非進名校不可并不是美國的主流教育思想。如果高中成績不好,公立大學也進不去,仍有幾乎沒有入學門坎的社區大學可念。雖然沒有正式學位,但收費很低,還可獲得學分,一邊工作一邊念書,等到確定自己的興趣、志向后,再申請較好的大學或研究所。
至于支持美國持續強盛的基礎科學研究,則大多數學校對純學術研究系所都提供較多的獎學金。人們很容易觀察到這樣一個現象:在美國,醫科、法律、商科等相關系所提供的獎學金較少,名額亦不多,因為這些學生未來不必擔心經濟問題;但數學、理論物理等純學術研究,則在保護措施之下,獲得有較多名額的獎學金,一流學術研究人才畢業后的生活也大多獲得保護,能夠安心從事研究。因此許多來自其他國家的一流人才,被美國學術研究的良好環境所吸引,留了下來。
美國高等教育學費高昂,哈佛、長春藤聯盟、普林斯頓等名校一學年學費動輒3萬美元,公立大學也低不了多少,但第一流的師資、設備環境以及訓練質量的保證,使它們有能力提供基礎科學研究人員完善的研究環境。總的來說,一流學府的任務在于創造知識,而不是傳遞知識。
補助減少導致學費飆升
上個世紀90年代,由于許多州稅收豐厚,大部分州長都慷慨給予高等教育以相當可觀的補助,當時有三分之二的美國大學生受惠。如馬里蘭州,一直維持高等教育補助的最起碼增長率。但隨著州財政出現問題,馬里蘭州和維吉尼亞州已經取消學費限制,馬里蘭大學的大學公立校區今年秋季的學費將較去年增加1089美元,達到6759美元;而維吉尼亞大學則為5968美元,較去年增加1370美元,漲價幅度在全美名列前茅。
學費提高之后,許多州的大學學生開支包括學費加上食宿,一年大約超過1萬美元。根據州立大學國家協會的調查,許多主要州立大學的學生,去年一年光是在食宿上的開支就將近6000美元。調查發現,美國目前有37個州的公立高等院校決定調高學費,原因都是州政府減少補助所致。明尼蘇達州立高等院校最近宣布調漲學費12.5%,這已經是連續第四年以兩位數的百分比上漲了。
相對于私立院校,公立大學的學費已經算是便宜的,許多念私立大學的學生必須面對突如其來的開支增加。例如維吉尼亞理工學院去年學費上漲9%,今年再漲7.6%,學生只好擴大助學貸款來應對。由于社會經濟狀況不佳,私立院校能夠籌得的捐助款項也大打折扣。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