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上大學對外國年輕人的吸引力越來越大。在過去兩年中,在德國的外國留學生數量增長了25%,達到總計14.3萬人。在經過前幾年留學生的低潮之后,現在趨勢明顯出現了轉折。
聯邦教育部長埃德爾加德.布爾曼(Edelgard Bulmahn)今天上午在柏林和大學校長聯席會議(HRK)、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DAAD)以及洪堡基金會的代表共同出席了一個關于德國大學國際化的新聞發布會,宣布將進一步支持德國大學招徠外國留學生,尤其是青年學者。現在德國總計有187萬大學生,其中8%持有外國護照。布爾曼打算到2008年把外國留學生的比例提高到10%,這也是考慮到由于出生率下降而在未來幾年內將會出現德國新生減少的現象。同時,這位部長想將來把20%的德國大學生送到外國大學至少讀一個學期。(注1)聯邦政府還打算把原定于今年年底到期的索夫亞.克瓦雷夫斯卡亞獎公開招標--即使金額有可能減少(注2)。目前該獎的資金來自德國政府拍賣通用移動通信系統(UMTS)經營許可證所得的盈利,每份獎金最多為120萬歐元,和諾貝爾獎相當。
盡管如此,德國社會提供給外國留學生的住房條件還是讓人擔心。“在這件事上,我們必須再作努力,”大學校長聯席會議主席克勞斯.蘭德弗里德(Klaus Landfried)說到。根據德國大學生服務處(簡稱DSW)的統計,現在外國學生至少還需要2.1萬個住房。DSW秘書長迪特爾.舍費爾巴爾托爾特(Dieter Schaeferbarthold)在接受德新社記者采訪時說,聯邦政府讓國有建設銀行為建造學生公寓所提供的貸款資金很遺憾沒有被各聯邦州充分利用。
根據DSW的統計,德國現有的22萬個大學生公寓中大約30%住的是外國學生。在一些大的大學城,學生公寓中外國學生的比例甚至達到了50-60%。
布爾曼女士還說,對外國的杰出青年科學家敞開大門使得德國大學的教學力量日益國際化。通過推行國際承認的、相互銜接的英美學制學士和碩士學位,德國高等教育的吸引力將繼續增強。目前德國大學已經開始了大約1600個這樣的專業,其中500個是英語授課的(注3)。作為由聯邦教育與研究部(BMBF)提供資金、德國學術交流中心(DAAD)主辦的“出口德國專業”項目中的一部分,一所德國大學將于今年10月初在開羅落成。
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DAAD)主席特奧多爾.貝爾赫姆(Theodor Berchem)教授催促聯邦和各州政府,盡快通過《移民法》。他說,只有這樣才能使外國學者在德國得到必要的保障。
注1:這意味著德國政府將大力促進在校大學生去外國大學攻讀海外學期,目前獲得這個機會的學生只占總數的14%。此前,6月9日在慶祝社民黨青年組織高校團體(Juso-Hochschulgruppen)成立30周年的集會上,布爾曼部長也作了這樣的表述。
注2:索夫亞.克瓦雷夫斯卡亞獎(Sofja-Kovalevskaja-Preis)是2001年由德國聯邦教育和研究部出資在洪堡基金會設立的,以著名的女數學家Sofja KovalevsKaja(1850-1891)命名,作為德國政府“投資未來科學計劃”的一部分,資助從全世界范圍內挑選的杰出青年科學家在德國合作的研究所或大學建立獨立的研究小組開展合作研究。該獎項從2001年開始至2003年底結束。每份獎金最多為120萬歐元,包括獲獎人員及其研究小組成員的工資及相應的設備和其它研究費用。
注3:布爾曼在6月9日的集會上還說,這1600個學士-碩士學位專業中只有15%經過認證,在新學位專業就讀的學生只占大學生總數的3%,政府將致力于改變這一現狀。
小龍 譯自 德新社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