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流行“知識改變命運”,于是很多人出國希望獲得更多的知識;當越來越多的人出去后回來,拿著鍍金的文憑在職海中游弋時,人們發現時代變了,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專業化,這時你有沒有留過學不是第一,關鍵是你留學讀什么?你專業的選擇有可能為你的未來鋪就一條金光大道,也可能花了錢留了洋到最后卻輾轉尋覓。因此,留學專業的選擇顯得格外重要。
MBA:名校決定論
“我讀的是MBA,可是回國后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眼看著當年和自己一起出去的人有的在國外搞學術研究,有的回國創業現在已是春風得意。以為自己這個洋MBA讀下來怎么也比那些國內大學的腰板硬敢要高薪,可是結果應聘時人家一看旁邊的人是美國名校的,二話沒有說就收了別人的簡歷,自己卻被晾在一邊。”楊東說這話的時候我看得見他眼中的不平。的確,花了很多的金錢和時間拿到的文憑含金量差別卻如此之大。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為你選擇留學專業提供科學的參考,你主要得依據各大學的自我介紹材料做出判斷。除了公認的名校外,另一個準確的信息獲得渠道,是該大學在校MBA學生或MBA畢業生,他們可能為你提供極有參考價值的資料。選擇學校本質上是選擇一種學習環境,選擇一個優秀的同學群體,和將來的MBA校友群體(一些學校的MBA畢業生已在組織MBA校友會)。你不能寄希望于學校能給你其他的什么。最著名的一流大學能集合一批一流的人才,這就是為什么大家都爭先恐后選擇如哈佛商學院一類名校的原因。
申請其他專業,也許是否名牌并不十分重要。但名牌學校和普通學校的MBA是絕對不同的,哈佛大學2000年畢業的MBA平均年收入超過20萬美元,而排名第25名的大學畢業生平均年收入不足10萬美元。那些不需要語言成績,不需要一定的入學資格,隨隨便便出國就能混到的MBA文憑,很難讓人相信它的貨真價實。正如某企業人事主管所言:“面對幾個月就能拿到國外MBA的招生廣告,我們寧愿選擇國內大學的畢業生,因為質量看得見。”
基礎科學專業:教研好方向
相信辦過簽證的人都會明白:有時候專業的選擇對簽證的申請也大有影響。簽證官覺得你有移民傾向,很可能是你所選擇的專業和將來回國發展相矛盾。最常見的例子就是申請人員在國內所學專業與申請赴美所學專業不一樣。有很多國內學習工科的學生,出國留學時都想換專業,向金融,財務方面靠攏,其實大可不必。因為一些基礎科學的課程,如電機、計算機、生命科學、醫學、化學等在國外其實是留校和從事科研的專業跳板。發展的潛力也不錯,一旦成了十分重要的專業人員,找到好的工作并不是難事,有的技術專家在國外也很受人尊敬。其中計算機應用與管理、生物科學還是屬于熱門,而物理、化學、數學等相關專業比較容易獲得留學機會,也是比較容易獲得獎學金的專業。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學生在選擇這類基礎科學專業的時候要注意所學的絕大多數內容都是技術和理論,自己要在校內學習時多找機會參與實驗和研究,最好能有比較成型的方案和成果。可以適當地學習一些管理類的知識以補充純專業技術類的不足。關于學費,不同國家基礎科學專業的費用有一定差異:英國、美國每年16-20萬元,澳大利亞每年10-12萬元,俄羅斯每年3萬元左右。
管理經濟類:專業要細分
現階段,財政、金融、管理等經濟類專業仍然熱得燙手。奉勸想要出國讀此類專業的學子一定要仔細了解,最好不要選擇那些大而全的專業(不過國外的專業設置一般都比較細),最好選擇那些專業性強的職業能力型專業。如精算,保險,資產評估,信息管理,電子商務等。以精算為例,投入精算業的人通常具有財務、數學、統計、保險背景。這幾年由于經濟增長、金融國際化,對精算、保險的要求有越來越高的趨勢。尤其亞洲人口占世界的一半,因此這方面的要求和成長潛力非常驚人。預計未來教育及服務行業將是優勢領域,旅游和酒店管理類人才會比較搶手。(許言)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