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02年4~5月間,駐悉尼總領館教育組對新州地區中國自費留學生的情況進行了一次抽樣問卷調查。調查范圍覆蓋了新州悉尼地區的悉尼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悉尼理工大學、麥考瑞大學、西悉尼大學以及地處偏遠地區的紐卡索大學、查爾斯特大學等7所高等院校。調查對象包括從大學預科到本科、碩士、博士等各級各類學生。
調查結果
語言障礙是關鍵。語言關是考驗留學生是否能順利完成學業的第一關。因為只有順利通過語言課程,克服了語言交流中的障礙,才有可能把學業搞好,同時更方便地與當地學生交往。
語言上的差距仍然是大多數自費留學生學習上面臨的最大困難。自費留學生在國內就通過英語考試,來澳后就可直接進入專業學習的為數不多。多數留學生在入讀正式課程之前要進語言學校補習英文,最少的一般也要讀10周,多的要30周以上。
多數調查者表示,與澳大利亞本地人相處還是“比較容易”的,但也有不少人認為“不容易”或“說不清”,且人數不少。這說明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無法融入當地社會,語言上的缺陷是重要原因。
同時,相當一部分留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去打工,賺生活費,而他們打工地點多為華人餐館、商店,運用英文的機會相對較少,一年多下來,他們犧牲的多是周末休息時間和假期,盡管賺到一點錢,但英文水平停滯不前并影響到學業進步。這恐怕是無法用金錢彌補的。孰輕孰重,不言而喻。
身處異國他鄉,沒有親朋好友,心靈上的孤獨與生活中的無助,使一部分自以為已經開始成年的“低層留學生”開始交異性朋友,做出未婚同居、墮胎、賭博、吸毒等出格行為,有的甚至因此頹廢,自暴自棄,而最終墮落。特別是那些從高中階段就走出國門的留學生,獨生子女居多,家庭條件比較優越,從小過的是“眾星捧月”式養尊處優的生活。出國之后,一下子遠離父母,沒有人管束,不少人出手大方,花錢如流水,相互搞攀比,開的是名牌轎車,戴的是名牌手表,用的是高檔化妝品,穿的是時髦服裝,動輒在唐人街名餐館請客吃飯……這一切讓許多當地人都感到不可思議。
也正是因為年齡小,自控能力不強,一些留學生仍像在國內那樣,身體稍有不適就不去上課,曠課、遲到現象屢見不鮮,出勤率達不到移民部規定的80%,被吊銷簽證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多數自費留學生出國留學、回國工作等事宜很少與我駐外教育處(組)取得聯系,除非出現問題,需要使(領)館出面幫助解決,他們才肯主動找到教育處(組)。特別是那些年齡較小的留學生,還沒有完全成熟,處世經驗不足,遇事經常不知所措,卻又找不到求助對象。
中介機構魚龍混雜,良莠不齊,收費普遍偏高,信譽不好,管理混亂,亟待整頓和規范。被調查的自費留學生,大多數是通過中介機構辦理出國留學手續,但普遍認為中介機構信譽“一般”或“不好”,收費較高,不少機構承諾與服務不一致,讓人有受騙的感覺。在調查與訪談中,我們了解到,留學生對中介服務機構比較一致的評價就是“太黑”,“宰你沒商量”。很多人即使受了蒙騙,多交了手續費,但為了順利辦妥出國手續,也都“認了”,何況一輩子能有幾次機會出國留學呢?所以許多中介公司正是利用學生和家長的這種心理,以一般甚至是低質的服務賺取高額利潤,原因很簡單:求大于供。想辦理出國留學的學生人數“呈幾何級數增長”,留學中介服務機構做的都是“送上門的生意”,幾乎沒有一家虧本。再加上目前對留學服務中介機構的管理制度不夠健全,監督措施不夠有力,導致有的中介機構僅靠出租牌照,每年就可獲得不菲的收入,中間的管理環節實際上處于真空狀態。
最為典型的例子是北京的一家中介公司,辦理到澳大利亞留學的人數最多,學生的反響也最強烈。從1999年到現在,已經有不少留學生陸續向教育組反映該公司收費高、服務差、暗箱操作等問題,為防止學生抵澳中途轉學,該公司向每位學生收取2000澳元“大學押金”,這樣一來,即使公司提供給學生的學校辦學條件差,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學生也只能呆在原學校,因為移民部規定:學生在來澳的一年之內,沒有特殊理由不準轉學,學校有義務把學生的出勤率向移民部匯報,達不到80%者簽證將面臨被取消的危險。即便學生通過各種途徑轉學成功,原來交給公司的學費往往是“有去無回”,自認倒霉。
思考建議
自費出國留學者應具備起碼的三個條件:自理和自控能力比較強、經費來源有保障、語言達到基本的入學要求。
對于那些來自國內富裕家庭的“小留學生”而言,其父母已為孩子創造了一個平常家庭不可能有的生活條件,規劃好了子女未來的前程,孩子出國留學在很大程度上變成了父母的行為,而非孩子所愿。即使孩子按照父母的要求出國留學,但由于生活無憂,衣食不愁,將來想有的一切幾乎都已擁有,上學缺少起碼的動力,效果如何,可想而知。
對于那些經濟條件尚不具備,就把孩子送到國外讀書的家庭而言,孩子承受的壓力更大,不僅要學習,還要抽空去打工賺錢,這并不是一種可取的方式,往往是學習、打工互相牽扯,互相影響。
從自費留學生遇到的各種問題來看,他們中間有相當一部分在初到國外陌生環境時,心理上沒有充分的準備,加上遠離父母,沒有親人的照顧與呵護,使得他們很容易做出一些違反常規的舉動。所以,希望那些在國內排隊等候出國的未來的留學生及其家長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出國留學要承擔很大的風險,如果沒有充足的準備,匆忙將孩子送到國外,一旦孩子在國外出了問題,悔之晚矣。
加強對留學中介服務機構的有效管理,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實行嚴格的年檢和考核制,優勝劣汰,已經成為規范留學服務中介市場,保護學生利益的當務之急。
我們建議:規定所有留學服務中介機構,都要按統一格式,把經其安排出國留學的人員名單、在外學習單位等情況每半年匯總報國內主管部門,并通知我駐外使(領)館教育處(組),同時要求留學生出國以后,要到當地我駐外使(領)館教育處(組)登記,以便做好對在外留學生的服務和管理工作。特別是對于那些18歲以下的“小留學生”,到當地駐外使(領)館教育處(組)登記顯得尤為重要。
具體措施
鑒于目前來澳自費留學生人數急劇上升,教育組及時加強了對自費留學生的服務與管理工作。
加強與大學外事辦公室的聯系,定期進行溝通,以獲得我留學生的有關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大學外事辦公室主管學校的國際學生事務,留學人員與學校發生關系最多的也是外事辦。要定期訪問中國留學生比較集中的大學,與外事辦公室保持密切聯系,隨時掌握留學生的動態情況。大學方面也愿意通過駐外教育處(組)加強與國內高校教育機構的合作。教育組去年訪問的新州幾所大學,如悉尼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麥考瑞大學、紐卡索大學、查爾斯特大學、南十字星大學等,都有不少中國自費留學生,通過定期訪問,與校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比較準確地掌握了這些學校中國各類學生的情況。
強化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的功能,以此凝聚廣大自費留學人員。新南威爾士州目前有10所大學,全部建立了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每年新生入學、國際文化節、中國的傳統節日,各個大學聯誼會都會組織中國學生、學者開展慶祝和宣傳活動,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豐富留學生的國外生活。我們在此期間都會定期為大學聯誼會組織的活動提供電影、錄像帶等反映國內情況的影視作品。不少聯誼會還熱情幫助自費來澳留學人員提供接站、租房、購物等服務,使剛剛離開祖國來到異國他鄉的學生內心充滿親情。
主動關心自費留學人員的學習、生活情況,提供及時服務。針對出國留學低層次化的問題,教育組利用各種機會與這些留學生進行交流,盡可能多地參加他們組織的一些聯誼活動,了解和掌握他們的實際情況,并就他們在留學期間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予以幫助和指導。我們還注意確定一些主要聯系人,為其訂閱國內報紙,加強聯系,通過他們聯系其他學生。
可以看出,廣大自費留學生所學專業符合我國經濟建設發展的需要,但要能讓他們真正為國服務,還需要駐外教育處(組)加強對自費留學人員的服務和管理工作,通過組織留學人員參加國內代表團的招聘說明會,了解網上發布國內相關的用人信息,不定期舉辦留學人員座談會等,更多地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鼓勵其學成回國,或以多種方式為國家建設服務。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