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以后,德國大專院校冬季班陸續開學,但是,課堂里卻空蕩蕩,特別是德西各城市,無論是本地新生還是外國新生都無心上學,因為更重要的事迫在眉睫,逼他們不得不四處奔走。新生們把上課、上圖書館、查資料、寫報告的精力,用在研究報紙租屋廣告、跑學生宿舍上面,有些不堪其擾的學生干脆放棄學籍,嘗試就業或另謀他道。 理論上,德國每所大學都設有宿舍申請部門,但是僧多粥少,有時候一等就是幾個月甚至幾年。許多原想搬出去離家自立的本地學生,也只好打消念頭,乖乖繼續住免費的“媽媽旅館”。本地生尚且如此,何況是外國學生,即使付得起房租,房主基本上以本國學生優先。有關當局擔心再這樣下去,會嚇跑外國學生,阻礙文化交流,影響德國教育單位積極努力的大專院校國際化、全球化策略。實際上,的確發生過外國交換學生來了之后,因住房問題無法解決,只好打道回府。 據《歐洲日報》報道,現在,德國有些城市已經到了市政府出面安排臨時帳篷、貨柜屋或青年旅館應急的地步。慕尼黑工業大學有一位建筑系學生克勞茲·漢策邁爾,和同學一起研發設計了長、寬、高各2.5公尺,總面積才不過6.5平方公尺的正方形超小型迷你屋,稱之為I-Home。他們以隱藏及抽取方式創造3-D立體空間,里面書桌、電視、計算機、床鋪、馬桶、淋浴、冰箱、炊具、衣櫥一應俱全,該有的全有,真應了“窮則變,變則通”這句古話。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